-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成立——
留存火种,为辉煌时刻做准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4
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成立揭牌仪式现场。
10余年来,中国纪录片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题材种类愈发丰富,制作愈发精良,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行业也逐渐意识到,持续稳定的人才输入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当前,纪录片的高质量发展已然对人才需求和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6月底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的挂牌成立,其在国际化纪录片人才培养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陈亦楠坦言,该中心的成立是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纪录片为载体,通过持续培养、输送高质量行业人才以推动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提高人才选育标准
在来到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之前,陈亦楠在行业深耕近18年,有着精彩的履历:2006年从业,从上海电视台的外语频道、融媒体中心、纪实人文频道,再到外语纪录片团队的带头人,牵头制作多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纪录片,包括中宣部国际传播局项目《行进中的中国》《东京审判》,中宣部对外新闻局项目《亚太战争审判》,中宣部对外推广局项目《中国面临的挑战》等。
丰富的从业经历与行业资源,让陈亦楠对当前的纪录片人才标准有着清晰的认识,对此,她归纳了三点:
首先,要具备跨越学科的学习能力。在陈亦楠看来,纪录片创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要求创作者能够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有效地整合和运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模式来进行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知识。
其次,要具备跨越国界的共情能力。无论在什么时代,内容为王的传播规律永远不会过时,纪录片未来的长远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内容的助力。对此,陈亦楠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纪录片依然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和节目样式。纪录片的国际传播需要考虑受众需求,重视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尽可能实现题材、内容的国际化,减少“文化折扣”,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达成共识,促进我国纪录片有效地进行国际传播。“纪录片人才对于题材和选题的把握,需要用跨文化的视角,来保证纪录片兼具世界性和地域性。”
最后,要具备跨越文化的审美能力。在纪录片走出去的未来发展道路上,国际联合制作是纪录片发展的题中之义。陈亦楠认为,在这样的合作中,纪录片创作者跨越文化的审美与包容能力,是互相合作的重要基础。“这其中既包括主流媒体与互联网平台的联合制作,也包括国内主流媒体和国际主流媒体的联合制作。通过合作,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可实现纪录片拍摄的高质量发展。”
扎根行业、立足时代、放眼世界,陈亦楠对于纪录片人才的愿景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培养理念与资源优势高度契合。“通过学校与学院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有能力按照时代与行业需求,以高标准培养所需人才。”陈亦楠说。
产学研融合成新思路
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研”与“产”脱节的突出问题,产学研融合成为高校培养的新思路。对此,陈亦楠表示,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会在这一指导思想下,采取以注重训练学生技能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出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我们在探索纪录片创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实际逐步展开,在纪录片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两大方向,逐渐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创作人才培养模式。”
在理论研究方面,该中心依据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各学科和院系在海外形成学术共同体,参加国内外纪录片竞赛等活动,以吸纳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该中心还将开设长期和短期培训班,挖掘和孵化人才,提升其在纪录片行业的学术地位。
除了理论研究,陈亦楠更看重的是该中心在“产”方面的探索实践。“希望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外,还有机会深入参与实践创作,成为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直接担当重任的高校毕业生,这对于向业界输送新生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在国际节目模式引进、项目孵化、前后期制作、人才培训与实习、产业研究等方面,该中心将持续推进与业界的合作。“目前,中心也在与相关纪录片制作机构进行接洽,为纪录片行业开发针对性强、系统专业的培训课程,形成机制化培训合作体系。”陈亦楠说道。
此外,该中心还聘请海内外较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导演、制作人、撰稿人作为顾问指导学生,甚至是手把手地在实际项目中进行教学。如不久前,在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对话”纪录片大师班上,中心邀请到了本届白玉兰奖纪录片类别评委会主席、印度导演、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纪录片类别评委、中国导演萧寒等4位国内外纪录片名家,与中外学子交流当前国际纪录片新趋势。陈亦楠表示:“后续我们还会带领同学们参与海内外纪录片节展和推广,组织国际化展览。他们有了这方面经验后,加上有纪录片制作实践训练,就可以从全方位全流程上实现学界反哺业界的愿景。”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以往在实践层面,出于多种原因,学子很少会深度参与重大项目。对此,陈亦楠有很“大胆”的想法和做法,那就是要让自己的学生从策划、立项,到摄制、后期,深度参与国家重大题材创作全流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受外交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委托,承制大型纪录片《对话东盟》,该项目已被列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项目清单。此次《对话东盟》将以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学术支撑,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深度合作,这也将成为学子们的“练兵场”。陈亦楠表示:“要让同学进行全流程参与,让他们到项目中去历练。”
同时,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还联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以上海交通大学的“全球挑战计划”为基础,向节目输送丰富的中国—东盟交流实践案例。该计划以思考和解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际文化交流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为目标,旨在培养青年学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担当,鼓励学生拓展全球视野,融入多元文化,学以致用,通过实地调研和探究,结合当地实际需求,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此外,陈亦楠对于该中心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那便是助力构建纪录片创作的中国话语体系。她表示,当前,纪录片的经典模式主要还是来自海外,更多话语权也在其手中。“我们有自己的纪录片历史与现实实践,完全有能力作出自己的议程设置,掌握人才教育和中国学派方面的话语权。”
纪录片创作既需要一种长期主义精神,又需要将选题当成课题来做的定力,相关人才培养也是一样。陈亦楠坦言,选择这条路并非一马平川,而是需要持续耕耘方能看到成果。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认为,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是有意义的。“当前,纪录片仍处在上升期,等到突然井喷的时候,如果人才跟不上,那就会出大问题。我希望自己所做的,是留存火种,为了那个辉煌的时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