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北京日报社《沿着长城看中国》专题报道——
到长城上来一场“古今对话”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25
1984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联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首都单位,共同发起了“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创了社会集资修复长城的先例。邓小平、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同志为活动欣然题词,极大地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保护长城的热情。
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的回信中要求,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纪念“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展40周年,北京日报社联合多家单位发出“爱我长城 兴我中华”倡议的同时,与长城沿线14个省(区、市)党报携手,启动“沿着长城看中国”大型采访活动,在纸端与指端同步带领大家感受长城不同段落的特色风貌、历史底蕴、民族文化,品读各具特色的长城故事。
时空交错:
过往与现实穿插
在对《沿着长城看中国》专题的挖掘中,《北京日报》多将过往的历史记忆与现实的采访场景相互穿插,使读者在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中体会到长城的变迁,将长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底蕴娓娓道来。
在《长城开新局》这篇文章中写到八达岭长城上这样一个场景——“缆车平稳,一盏茶的工夫就到了”,但是在后面又补充道:“40年前,要从景区登城口爬到这座纪念贵州人民参与‘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的碑亭,至少需要30分钟,游客在这里常常是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赏景。”在新旧场景的鲜明对比中,读者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技术进步给观赏长城带来的便捷。
在文章《长城正年轻》中我们可以找到更多时空变迁的例子:1979年春摄影家詹姆斯·安丹森在八达岭长城送给中国男孩一罐可乐并拍下照片;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教授钱天白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1994年《长城长》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在历史的闪现里,文章不仅被赋予了醇厚的滋味,更让观众得以深入地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品味到长城所代表的重要价值。
文气鲜活:
采访案例丰富生动
如何打造出让众人眼前一亮的文章,是每个媒体工作者都会深思的话题。《沿着长城看中国》专题里的报道内容,通过丰富的采访案例和生动的文字描述,让文字本身的气质变得轻盈灵动,整篇文章读起来也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
在《沿着长城看中国》专题报道中,关于长城沿线地区的人物采写也尤为吸引人。《北京日报》在《北京八达岭镇石峡村谷文亭:“来家坐,望长城!”》这篇文章中,通过八达岭镇石峡村党支部委员谷文亭的视角,展现了长城沿线人民生活的变化,满是细节的文章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除了人物采写,《北京日报》的记者们还记录下了许多让人动容的现场。在《不爱长城非好汉》这篇报道中,《北京日报》的记者就捕捉到了威廉·林赛在长城学堂授课的瞬间。在其中一张照片里,他正举着自己编写的《万里长城 百年回望》一书讲述长城的世纪变迁,呼吁更多人关注长城保护。记者深入挖掘了威廉·林赛自1987年专程来华探访长城后,他们一家与长城结下的不解之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长城背后的人文情怀与温度。
写作新闻的过程,实际上是与读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只有那些采访深入、内容扎实的稿件,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事件的真实与丰满,从而引发共鸣。
紧跟潮流:
用Vlog写出新手记
在媒体融合不断发展的当下,全媒体已然成为日常。在《沿着长城看中国》专题报道中,北京日报社融媒体团队紧跟时代步伐,不仅推出了传统的记者出镜讲解视频,还推出了更“日常”形式的Vlog,以记者的第一视角展现采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还原在长城沿线的所见所感。
在《长城VLOG|一脚踏三省》短视频中,记者仅用时1分多钟,便生动地展现了探访原生态古长城遗址的丰富见闻。镜头下,长城的原始风貌、沿途的自然风光以及采访过程中的互动交流,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仿佛带领观众踏上了一段穿越古今的时空之旅。这种以记者自身视角拍摄的Vlog,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听体验,更是新时代记者手记的生动诠释。
除了精彩的Vlog外,北京日报社推出的系列视频也十分可圈可点。系列视频多作为采访文章的补充和深入,通过记者与当地人的互动交流,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展现了长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这些多元化的报道形式,不仅丰富了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也进一步拓展了新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可以说,北京日报社《沿着长城看中国》专题报道以其多元化的报道形式、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文字描述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认可。这一专题不仅展现了长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挖掘出了长城保护修缮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了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凝聚起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