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郑州晚报》百版特刊《郑在城长》——
见人 见事 见“城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8
向下扎根、心向阳光、见证“城长”。5月30日,与共和国同龄的《郑州晚报》迎来创刊75周年、改版22周年,《郑州晚报》特别策划推出百版纪念特刊《郑在城长》。特刊记述了这张报纸和由这张报纸迭代衍生的新媒体矩阵,与1300多万郑州人一同努力向下扎根、心向阳光,与郑州这座城市、这片热土双向奔赴,一同成长的经历与回响。
以22个“城长”故事贯穿始终
《郑州晚报》始创于1949年,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报头,曾是郑州市委机关报。2002年5月30日,为适应媒体转型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改版,从此成为都市报的一员。转眼这张报纸改版已经22年,如何讲好这张报纸与这座城市发展的故事成为策划团队首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近年来郑州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持续集聚,产业加快转型,发展活力充盈,环境持续改善,“文化郑”“科技郑”“国际郑”“年轻郑”的城市特征日益显现。
对此,策划团队决定紧跟城市发展步伐,本着见人、见事、见“城长”的思路和报道风格,选取22位讲述人作为《郑在城长》百版特刊的主角,从“文化郑”“科技郑”“国际郑”“年轻郑”四个维度,从创业、工作、生活等角度讲述平凡故事,回望他们与郑州这座城市、与《郑州晚报》一起成长的心路和生活历程。
策划团队希望以此展现《郑州晚报》在恪守新闻理想的同时,深耕本地、扎根社区的执着与努力,以及愿以一个崭新的姿态,与市民更亲近、更贴近,与事实、与火热的生产生活一线更靠近、更接近,于寻常巷陌和斑斓岁月间遇见人、遇见事,遇见城市生活。
此外,为了突出改版22周年,《郑在城长》百版特刊在版面设计中特别突出数字“22”,并在数字下端以简笔线条勾勒出郑州城市地标建筑的轮廓,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同时,《郑在城长》百版特刊以“22”为主线贯穿始终,与后面四叠“四个郑”主题鲜明的封面相呼应,展现出《郑州晚报》与郑州共成长。
“四个郑”讲述一座城的人和事
“文化郑”是灵魂,如何把历史文化贯穿始终,让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记忆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面对这座有着3600多年历史的古都,策划团队选取了与她朝夕相处和为她奔忙劳碌的5位讲述人: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考古工作者刘彦峰、文创企业领头人梁兴、少林武僧团教练释永智和网络作家麦苏,与他们一起“触摸”饱经沧桑的商都城墙、郑韩故城,徜徉写满故事的书院街、幸福里,漫步波光粼粼的金水河和雄浑宽阔的母亲河,攀登巍巍嵩山、具茨山、伏羲山,听他们对挚爱的这座城市、这片热土的表白。
“科技郑”是风骨,郑州也是一方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的热土:率先建成首个“米”字形高铁网,全国第十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常住人口达到1300.8万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不断生长的城市理想: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对此,《郑州晚报》选取了农学博士李向东、思念食品工艺自动化总监王卫刚、宇通客车海外客户服务经理王向阳等6位讲述人,以他们独特的科研经历、创新创业历程,讲述他们在各自的科技领域抢占风口、开拓创新,不断创造产业奇迹,走向科技蓝海的精彩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和感知郑州蓬勃跳动的科技发展脉搏。
“国际郑”是形象,铁路的汽笛声唤醒了贯通亚欧的贸易“黄金通道”;“始于中原,驱动世界”的国际化创新视野;因为工作而爱上一座城的“小确幸”;助力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教育文化使者……这是中欧班列调车司机芦长青、中原动力首席执行官林杰、外籍汽车外饰造型设计师苏珊·苏曼斯、中法教育交流协会任树磊、郑州航空港区首席顾问约翰·卡萨达、匈牙利出口促进局河南代表处张亚等6位讲述人的日常。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生活融入了这座城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他们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见证者,也是“国际郑”的建设者,一砖一瓦都是一块基石、一份力量。
“年轻郑”是标识,时尚与潮流在这里汇聚,青春与活力在这里迸发。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郑州晚报》对此选取了澄泥砚家的姑娘张慧、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灵眸”团队、中原传统编发技艺非遗传承人吕春燕、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区书记郭文雅、河南千年农业科技创办人张季冬5位讲述人(团队)。用他们的澎湃激情,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信念,强国有我、逐梦科技浪潮的挺膺担当,扎根基层、“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真情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