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60余名编辑记者“寻根诗祖·问道宜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8
图为6月16日,“寻根诗祖·问道宜昌”中国文化记者宜昌行活动中,编辑记者们来到屈原故里——秭归县乐平里,在屈原庙采访三闾骚坛诗社会员。
本报记者 雷萌 摄
本报讯 (记者雷萌)端午节不是刚刚过去了吗?在湖北宜昌不是这样,人们在一个月内要过三个端午,习俗各有侧重。在秭归县,有一家延续400多年的农民诗社——三闾骚坛,以此冠名的30多家诗社吸纳上千名会员。流淌在这片土地上、百姓生活中的文化习俗,缘于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6月15日—17日,60余名来自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相聚屈原故里、诗歌之城——宜昌,参加“寻根诗祖·问道宜昌”中国文化记者宜昌行采访调研活动。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在6月15日上午举行的启动仪式上致辞说,宜昌是中国诗歌两大源头之一《楚辞》的代表性人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到宜昌采访调研是副刊同仁的一次朝圣之旅、一次赶考之旅,更是一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论述的实践之旅。希望通过深入采访调研,传播、传扬、传颂宜昌之美,让清香扑面、魅力四射的宜昌之花在全国盛开、绽放。
宜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照介绍了宜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传承弘扬屈原文化等工作的情况。他说,本次活动以“寻根诗祖·问道宜昌”为主题,既是对屈原文化一次深度的传承弘扬,又是对宜昌城市IP 一次广度的宣传推介。
6月16日,沿着长江西陵峡畔,途经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编辑记者们来到秭归县乐平里——屈原的诞生地。大家登上屈原庙,聆听非遗传承人声情并茂地唱诵“小招魂词”,轻轻翻阅传承人手中的小唱本,向当地老人了解屈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传承。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丁振海说:“屈原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关心民生的人文主义思想、上下求索的探索精神、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都是我们当下应该发扬的。”
“2000多年后,在宜昌秭归屈原庙里,看到还有这么多老先生自发地传承这种精神,我感到很震撼,我们中华文脉原来是这么流过来的。”浙江省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90后”记者周伟达说。
采访活动中,编辑记者们还走进宜昌博物馆、宜昌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长盛川黑茶制作技艺基地、安琪集团等地,观看情景剧《三峡盛典》《大端午》,了解了当地演艺团体传播历史文化名片的艺术实践。
此次活动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宜昌市委宣传部、伍家岗区人民政府、屈原文化研究院、宜昌市屈原学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