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贵州的文化地图

作者:赵永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7

  说起贵州,你想到的可能是黄果树的瀑布奇观,可能是遵义会址的红色精神,可能是西江苗寨的民族风情,也可能是风靡网络的“村超”“村BA”,这些都是贵州。贵州生态环境优越、红色遗产丰富、民族生态多元、全民体育火爆,如果要阅读贵州,我们不仅需要阅读树立在贵州大地上的自然人文景观,我们还要阅读深藏在贵州历史深处的文化底蕴,阅读后者我们就需要一套文化地图,“读到贵州”丛书(贵州教育出版社)无疑就是最佳选择。

  “读到贵州”丛书由贵州文化耆宿戴明贤、顾久担任顾问、主编,他们带领贵州文化研究优秀中青年学者精心编选,分为《梓里旧痕》《黔尘往事》《风物民俗》《游履行踪》4册,每册围绕一个核心展开,串联起来可以用4个字概括,即人、事、物、游,《梓里旧痕》为贵州人物,《黔尘往事》为贵州史事,《风物民俗》为贵州民物,《游履行踪》为贵州山水游记,分类主题明确,资料去取得当,内容古今并用。4册在手,读者对贵州历史文化当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该书之文化学术价值,约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读到贵州”丛书展现出贵州多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局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案例。贵州是多民族共居共处的省份,省内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18个,数千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协同奋进,共同谱写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民族文化。《风物民俗》册中的《侗族礼俗与〈礼俗歌〉》《傩面》《背篼》《刀梯上的生命》等,描写了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生活风俗、丰富物产,以及蕴含其中的艰苦奋斗、乐观进取等民族精神。

  第二,“读到贵州”丛书展现出贵州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同频共振、互相成就的特点。贵州地处西部,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建省,以贵州为省名。因建省时间较晚,中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古代贵州的影响力不及东部省份。不过贵州又是朝廷贬谪流放文官的重要之地,众所周知,诗仙李白就曾被贬夜郎,虽遇赦放还,依然留下了《流夜郎赠辛判官》等名篇诗作。贬谪流寓贵州的中原文官如王阳明等在贵州大兴文教之风,促进了贵州文化的发展。贵州地域文化也安顿涵养了贬谪流寓文官的身心,因此我们在强调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时候,不能仅谈“悟道”,而忽视了“龙场”。“龙场”为王阳明悟道提供了深厚的地域文化根基,“悟道”也激活了贵州地域文化的儒学因子。因此,贵州毫无疑问是王学之圣地,龙冈书院也是“阳明学祖庭”。《游履行踪》册中的《王阳明诗文选》《记阳明洞》足以佐证丘养浩《叙居夷集》所言“先生(王阳明)之资,明睿澄彻,于天下实理,固已实见而实体之,而养熟道凝,则于贵阳时独得为多”。

  第三,“读到贵州”丛书展现出贵州跨越式发展的山乡巨变。古代贵州受限于交通等条件制约,经济较为薄弱,《梓里旧痕》所选清代郑珍《母教录》记载了清贫之家贤母持家教子之艰难,郑母典卖首饰为郑珍购书之举,令人动容。郑珍成为西南巨儒、清诗王气,植基之处,乃是其贤母之教;近现代贵州依然相对落后,《游履行踪》所选闻一多《致父母亲》记载了抗战时期贵阳的民生凋敝、交通闭塞;新中国成立以后,贵州经济文化获得长足发展,《梓里旧痕》所选葛兆光《35年前的高考记忆》记载了高考使一代人的命运转变;党的十八大以后,贵州守住了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真正实现了全省脱贫、山乡巨变,全省县县通高速,天堑变通途,多彩贵州以崭新的姿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游履行踪》所选卢惠龙《又到青岩》,以生花妙笔把新时代的青岩古镇喻作“心灵的出口”“清幽的梦”。

  总之,“读到贵州”丛书是一套好书,是阅读贵州的文化地图。读完《读到贵州》,那些尘封的往事,那些流寓的身影,那些奇异的风物,那些秀美的山水,都会以文字的形式映入眼帘,深入脑海,留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