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声”,更是“新生”

作者:杨仕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7

  对我来说,报告文学写作是一种接地气、接人间烟火,感性地接近事物本质的表现方式。

  近期,我出版了《新声》(广西教育出版社),受到的关注和好评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既感动又欣慰。

  在收到出版社邀请时,我有些犹豫,一直以来我都在写小说,没有创作报告文学的经验。在深入乌英苗寨进行采访后,我被乌英苗寨妇女的学习热情和刻苦努力而感动和震撼,于是决定写下这部作品。

  我自小在深山里长大,对同样生活在深山里的乌英人感同身受,也知晓如何跟苗寨里的老百姓们打交道。我做了大量的笔记,从方方面面了解苗寨,了解生活在苗寨里的人们。我采访的方式,并非一板一眼地对谈,而是跟着人们上山干活,下地劳作,与他们一起围坐在火塘旁、村巷里、风雨桥上,甚至边打油茶边采访,不亦乐乎。我采访的对象,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念小学的孩子,还有上夜校的妇女。我在这群妇女身上看到了母亲的影子,也像读懂母亲一样,读懂了她们。我看到她们身上的坚韧之光,感受到并读懂了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喊和心声。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乌英苗寨女人,大多数没有机会上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认。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驻村干部来了,调研学者来了,报社记者来了,工程建设队来了……苗寨里的人们在外来人的身上看到时代的召唤,然而这群苗寨妇女却因语言不通,无法跟人沟通交流,由此也深刻地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性。

  在扶贫政策助推下,乌英苗寨开办了“我教妈妈讲普通话”“双语双向”培训班,妇女们重新获得读书的机会。她们渐渐发现,学习普通话不仅是一种个人爱好,而且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她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用普通话开启了生活的另一扇门。她们看到了世界的另外一道风景。

  这是令我激动和感动的。那么,该如何写好这群妇女呢?我在整理大量笔记时,暗暗地给自己设下了写作的难度: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从而拓宽报告文学叙述的边界和疆域,将“报告”与“文学”推到理想的平衡之境。这是我书写这部作品的原始动力。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唯有写作难度的成立与存在,才能最大可能地激发起内心的表达欲望。

  在这部作品中,我追求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的叙述效果。因此,运用大量的生活细节,写出苗寨妇女对求学的渴望和上夜校后的喜悦,为“双重叙事”的视角提供可能。我在写作上融合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的手法,并将女性文学、新乡土文学、新南方写作等多重特点相互叠加,刻画出生命意识不断觉醒的苗寨妇女形象。

  乌英妇女学会了用普通话表达,并向世界发出了自己质朴的声音,用朴实的心听懂了中国的声音,听懂了来自世界的声音,也听懂了她们心灵深处的声音。她们是一群融入世界,融入新时代和新生活的乌英女性。她们在学习成长中,推动着苗寨的复苏与新生,体现了学好普通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民族文化、推进乡村振兴上发挥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