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重点文化用纸上市公司:

注重技术创新 提升产品附加值

作者:本报记者 祝小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22


  纵观凭年度创收遥遥领先于行业的太阳纸业、山鹰国际、晨鸣纸业、博汇纸业、华泰股份等5家A股上市纸企年度业绩,可以看到,它们在文化用纸生产中独树一帜。2023年,它们通过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调整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文化纸产品市场竞争力。


  太阳纸业:

  文化纸贡献超40%营收


  太阳纸业依旧是营收和净利润的双料王。2023年,太阳纸业营收395.44亿元、净利润30.86亿元,生产经营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根据年报,2023年,太阳纸业非涂布文化用纸实现营收133.10亿元,占比33.36%;铜版纸实现营收35.06亿元,占比8.87%。综合来看,太阳纸业的文化用纸生产营收占据其总营收超40%,成为其中坚板块。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南宁园区PM1特种文化纸机完成技改工作并实现稳定运行。经过本次升级改造,该纸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在特种纸、文化纸和包装纸等产品间切换,进一步满足太阳纸业南方市场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山鹰国际:

  积极推动国际布局


  根据山鹰国际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93.33亿元,净利润1.56亿元。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回暖,造纸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加之报告期内采取精益管理、降本增效、优化库存的经营方针,山鹰国际自二季度起实现扭亏为盈。

  可以看到,山鹰国际正在推动国际战略布局,持续在美国、英国、荷兰等回收纤维主要来源地开展贸易业务,在境外布局再生浆,保证上游原材料的优质供应。山鹰国际参股公司北欧纸业和控股子公司凤凰纸业归属于木浆系造纸细分领域。其中,凤凰纸业多品类文化浆纸年产能达36万吨。


  晨鸣纸业:

  文化纸生产相对刚需


  晨鸣纸业年报显示,2023年营收266.09亿元,净利润亏损12.81亿元。其解释称,由于造纸行业下游需求疲软,机制纸销量同比下降。而报告期内,文化纸、铜版纸相对刚需,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小。

  从营收构成看,双胶纸营收77.02亿元,占总营收的28.95%;铜版纸营收39.26亿元,占总营收的14.75%,两者合计营收占比达到43.7%。根据年报,晨鸣纸业积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出口、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以及处置非主业资产等措施提质增效,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博汇纸业:

  提升硬性技术指标


  年报显示,博汇纸业2023年实现营收186.93亿元,净利润1.82亿元。报告期内,博汇纸业共生产机制纸418.84万吨,其中文化纸84.39万吨;销售机制纸429.52万吨,其中文化纸84.05万吨。

  2023年,博汇纸业文化纸营收4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92%;毛利率12.54%,比上年增加4.94个百分点。根据年报,报告期内,博汇纸业上线文化纸机自动仓系统,建设自动化仓库和智能车间,并计划通过高比例化机浆应用技术开发,实现化机浆在高速文化纸机上用量的突破。


  华泰股份:

  向高档文化纸方向发展


  根据华泰股份年报,其2023年实现营收132.91亿元,净利润2.37亿元。华泰股份通过积极调整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实现了造纸产业的合理布局。

  年报显示,华泰股份新闻纸营收14.71亿元,铜版纸营收22.8亿元,用于传播文化知识的书写、印刷纸张的文化纸营收25.99亿元。报告期内,广东华泰对新闻纸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生产文化纸。同时,华泰股份计划继续对造纸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向附加值高、市场销路好的高档文化纸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