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国出版代表团出征第22届曼谷国际书展
中国图书曼谷“飘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08
在第22届曼谷国际书展的中国出版展台上,出版商们正在开展版权洽谈和文化交流。 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供图
3月28日至4月8日,为期12天的第22届曼谷国际书展在泰国曼谷举办。“今年中国展区的面积变大了,书也多了。”退休的泰国公务员威山·寨狄是曼谷国际书展的常客,今年一到曼谷国际书展的中国展区,他就发现了这个变化。
今年是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年牵头组织中国出版单位参加曼谷国际书展。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燕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中国展区的参展面积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9平方米,到2023年的18平方米,再到2024年的27平方米。本届书展上,中国出版机构携中国优秀图书参展,积极开展图书展示、版权洽谈和文化交流。
500多种精品图书亮相中国展区
今年,中国出版代表团由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教童趣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6家单位的人员组成,携500多种、共700多册图书参展。
本届书展,中国出版展台重点展示《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等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和相关学习读物,以及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历史、汉语教学、社科、艺术、少儿、中医健康、网络文学等领域的优秀中国出版物亮相书展,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出版业的丰硕成果,也为国际同行及海外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
此外,中国出版代表团还通过《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展示中华历史文化魅力,传播中国在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大屏滚动播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文版宣传片、《习近平讲故事》动画微视频、《中泰一家亲》动画片、《遇见中国》英文版微纪录片以及商务印书馆“微观中国”系列视频。观众纷纷点击电子阅报栏中的电子书栏目,现场阅读中国精品图书。电子阅报栏的拍照打卡互动功能也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他们通过拍照在书展中留下精彩瞬间。
中国图书受泰国读者青睐
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胡楠连续3次参加曼谷国际书展。在本届书展上,她遇到了多位老朋友、新读者,泰国读者对中国图书的喜爱让她印象很深。
威山·寨狄去年多次来中国展区,胡楠还记得他当时买了好几本社科类的好书。胡楠说:“威山·寨狄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给自己起了两个中文名:张威山和威安康。今年他一来,就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和《解读世界经济发展》。”
一位年轻的曼谷女记者现场选购了《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两本书。她对胡楠说:“我十分喜欢中国,曾经看过一位泰国作家写的关于中国的5本书。这次挑选这两本书,就是希望从书中了解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泰国翻译家张象锜曾经将多部中文图书翻译为泰文,他也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泰文版的译者。胡楠说:“张象锜先生经常来我们展位,挑选他认为在泰国市场有潜力的书。这次,他比较中意《解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西方典籍里的中国》《中国典籍里的西方》《中国通史纲要》等书。”
让胡楠印象很深的还有一家三口:“一位父亲拉着行李箱,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我们展位。两个孩子非常喜欢北教童趣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带来的参展图书,拿着一本中国龙主题的立体书爱不释手。”胡楠分析,中泰两国有相似的文化背景,这应该是中国龙立体书在泰国受欢迎的原因。
泰国近年来一直有学习汉语的热潮,这在曼谷国际书展上也有体现。胡楠告诉记者:“商务印书馆的《汉语世界》杂志在书展上受到泰国读者欢迎,翻阅的人很多。”
参展的出版人也收获满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刘玮说:“此次书展,我们欣喜地发现,泰国图书市场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图书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我社的《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等图书引发了当地读者的热烈反响,他们纷纷驻足翻阅,爱不释手。”同时,人大社带来的反映中国当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最新态势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以及《孙子兵法》等蕴含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图书,也受到泰国读者青睐。
开展版权贸易合作
在书展期间,参展的中国出版单位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版权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
人大社积极参与版权贸易会谈。刘玮说:“人大社与来自韩国、英国、泰国、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20余家知名出版社进行了深入洽谈。最终,我们就《藏在故宫里的中国史》、‘蛋蛋学校万物探秘之旅’系列丛书等达成了版权合作意向,成功将更多优质的中国图书推向了世界舞台。”
书展的第二天,人大社与泰国图书时间出版社共同举办了《我看中国的成长》泰文版图书推广会。该书作者谢玉冰是泰国汉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泰籍教授,她在中国生活20余年,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本书中生动描绘了中国社会文化演进的历史画卷。
人大社还向曼谷中国中心、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以及素叻他尼皇家大学捐赠了30余种图书,并设立专架长期展示。刘玮说:“希望专架为泰国人民提供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曼谷国际书展上也收获多多。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龙杰介绍,高教社在书展期间达成了《YCT标准教程》《体验汉语小学教程(国际版)》泰国版版权输出意向,以及“中文+职业技能”系列产品的成品书和版权输出意向。高教社还进一步加强与泰国教育部基教委、职教委和BOWT出版社的交流合作,将持续为泰方提供教师培训、教学支持等方面服务,希望继续与泰方合作出版《新体验汉语中小学系列教材(泰国版)》的第三版。另外,该社还访问了泰国格勒大学,就其艺术设计学院相关课程和教材建设达成初步共识。
促进文化与翻译交流
在曼谷国际书展举办期间,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主办了第三届中泰文化与翻译出版论坛。在论坛上,中泰两国出版机构和学术机构代表围绕中泰文化和翻译出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
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韩圣龙在致辞中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多年,今年是中泰建交49周年,在这充满友谊和合作的历史起点上,中泰关系将迎来全新的机遇,第三届中泰文化与翻译出版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绮敏在主旨发言中对中泰进入免签时代、中泰两国命运共同体建设充满期待。刘玮以“学术出版合作推动中泰文明互鉴”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了人大社近年来与泰方的合作成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力分享了该所主持研究的图书成果。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介绍了其在多语言出版物国际传播与治国理政经验互学互鉴方面的成果。
论坛上还开展了圆桌讨论,以“倡导文明互鉴 促进共同发展——读懂中国的故事”为主题,中泰学术界和出版界人士就中泰翻译在文明互鉴中的作用、中泰友谊的缘与脉、媒体眼中的“中泰一家亲”等话题,多角度、深入地进行了阐述说明与讨论交流。
在论坛上,吴绮敏、韩圣龙代表中泰双方签署了《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点位安装合作协议,李燕与出席论坛的中国出版机构代表向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诗琳通中文图书馆赠送精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