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版传媒好书”评选活动连续开展6届

打造浙江出版风向标

作者:本报记者 黄琳 文/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08

  “浙版传媒好书”作者表彰暨精品出版恳谈会现场设置了“浙版传媒好书”主题展台。


  前不久,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杭州主办“浙版传媒好书”作者表彰暨精品出版恳谈会,邀请2023年度“浙版传媒好书”作者出席活动并与出版方开展座谈交流。4月1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芮宏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浙版集团大力推进专业立社、品牌强社、学术壮社的精品出版战略,出版了一大批具有高辨识度和美誉度的浙版精品。其中,连续开展6届的“浙版传媒好书”荟萃浙版精品的代表作,成为浙江出版的重要风向标。

  评选精品力作,树立业务标杆。2018年,首届“浙版传媒好书”评选活动拉开了浙版传媒人好书评选的热情。“评选‘浙版传媒好书’的初衷是评选出代表浙版集团最高水平的精品力作,引导和促进集团精品出版,推动出版主业高质量发展。”芮宏介绍,评出的书榜定位为浙版集团的业务标杆,以期在具体出版业务中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对外而言,“浙版传媒好书”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和宣传优秀好书,能直观展示浙版集团在选题策划、编辑水平、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实力和专业水准;通过评选出优秀的图书,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兴趣,促进作品在市场上更广泛传播。对内则可以促进精品生产,鼓励编辑和作者更注重图书的深度、广度和创新性,激励其打造更多优秀作品,为集团发展贡献力量。

  入选“浙版传媒好书”的门槛并不低,其中参评出版物的出版文化价值、社会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是主要考量依据。为确保上榜作品在多个维度都具备较高水准和价值,内容上要考虑主题和观点是否具有启发价值,能否引发读者思考和共鸣;编辑出版水平上,包括语言表达、版式设计、印刷质量等是否符合专业水准;市场影响力上,综合销量、口碑、社会反响等,评估其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评选还要考虑作者与编辑的贡献,比如关注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用心和才华,关注编辑在策划和出版过程中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当然还有加分项,比如出版物是否能反映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有利于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

  打造好书品牌,实现双效丰收。前不久,一场场围绕“浙版传媒好书”开展的阅读分享会、座谈会、讲座在浙江省内的新华书店、高校等地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读者不仅品读好书魅力,也能从中一窥浙版集团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追求。

  “2018年集团明确提出了‘把实施精品出版战略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可以说‘浙版传媒好书’就是集团对精品出版价值追求的缩影。”芮宏介绍,书榜聚焦浙江,放眼中国,融通中外,以用户思维回应民众之需,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浙版传媒好书”在类别上分为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普生活、青少年读物五大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如2023年度“浙版传媒好书”有《解码:“八八战略”为什么行》《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等主题图书;有《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寻纸》等人文读物;还有《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孙子兵法十八讲》《完美一跳》等,不仅提供丰富知识,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上榜好书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望道》等5种出版物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望江南》《乌兰牧骑的孩子》等7种图书入选年度“中国好书”。此外,好书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如《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销量达535.6万册,《望江南》销量达36.7万册,《女生呵护指南》销量达28万册。

  汇聚人才力量,提升出版活力。在“浙版传媒好书”作者表彰暨精品出版恳谈会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程为民表示,对于文化出版工作来说,“人”的作用尤为重要,编辑是最核心的力量,作者是最重要的人才,要集聚头部作家来浙江写浙江,锻造高水平编辑队伍,持续提升浙江文化出版领域的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依托“浙版传媒好书”资源,举办精品出版恳谈会,邀请好书获奖作者共同为浙版集团的精品出版事业建言献策,是集团推动出版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具体措施之一。浙版集团将于今年年底召开更大规模的浙版传媒作者大会,并计划将其持续打造成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搭建起联系作者、出版人和读者的重要桥梁。浙版集团还将不遗余力向作家提供创作支持,新修订的《内容生产扶持管理办法》《获奖出版物奖励办法》,确保头部作家的优秀作品得以以精品呈现,每年度举办的“浙版传媒好书”评选活动,为头部作家的优秀作品提供展示和推广平台。

  在锻造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方面,浙版集团出台了人才新政,特别是针对年轻编辑的成长发展,拿出了多项实实在在的举措,如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积极组织专业培训和学习,搭建编辑和作家的沟通平台,设立定期交流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