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一年减少库存码洋一个多亿的背后

作者:本报记者 洪玉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25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在2023年下大力气调库存结构,减少库存1亿多元码洋。3月21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联系该社采访时,他们仍在清理库存。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刘凯军说:“库存问题大家有时不好意思谈,因为去库存不是成绩,是企业本该解决的问题。”

  “我们社体量大,经营管理相对粗放,造成库存压力大。”刘凯军介绍说,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明确提出降库存,并要求出版社对标一流企业。二十一世纪社就在2023年“营造一流环境、力创一等工作”主题活动中,把库存管理列为重点工作来推进。

  管理:粗放式变精细化

  2023年,二十一世纪社一改过去对库存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生产管理提升。首先,库存跌价纳入编辑部绩效考核,其次,各发行渠道都要对报送的产品数据负责。同时,社内对产品进行分级化管理,坚守优质产品市场价格,对一部分已经存在较长时间、市场竞品明显增多的产品降低折扣。他们的观点是,随行就市,值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不能太理想化。

  比如,在清理库存中,二十一世纪社发现一些为商超渠道定制的有声书、玩具书、立体书,因疫情影响滞销数量较大。这些书品质好,适合体验式销售,不适合线上销售。该社就把这批图书投放到地面书店,给予地面店优惠政策支持。

  “我们社年发货码洋12亿元,库存曾达到5.5亿元。经过一年多努力,库存已经压缩到3亿多元。”刘凯军说,他们是以断腕之决心解决这个“顽疾”。他认为,出版人对人工智能、人口下降、平台折扣都非常关注,但其实更具冲击性影响的是库存以及由此带来的资金链问题。“不合理的库存才可能是压垮出版社的‘最后一根稻草’,库存和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是经营风险中最大的,出版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前一本书不开印2万本好像都不好意思,现在我们要求编辑以销定产。”刘凯军说,他们对图书印数以新书、重印书分别管理。新书大多在新媒体渠道首发、营销,各平台都有“八九不离十”的销售预估。如果没有确凿数据支撑,或者相似产品可参照,应采取保守的开印数。重印书则细分为头部、腰部等不同类型进行管理。头部产品库存时间3个月,腰部产品6个月,部分销量不太大的,如儿童文学类图书允许一年期备货。这样既兼顾了印制成本,也能提升库存周转率。

  今年二十一世纪社还借助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功能开发与经销商合作。比如,在ERP系统为经销商开设虚拟库,实体书存在出版社仓库。一方面经销商可以减少仓储支出,另一方面出版企业也可以减少重复备货。目前已有经销商加入该社的ERP虚拟库。

  刘凯军说,传统销售模式需要铺货,而数字化营销中产品信息上线就可以了。“我们要用好这些技术变化,把库存降下来。”

  营销:持续提升精准推送

  去库存的过程中,二十一世纪社深切地感受到新媒体平台让图书有效抵达读者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社有一套绘本《梦想家沃夫》,上市之初销量平平渐成库存。在新书迭出、版权即将到期等形势下,他们有意放弃这本书。但以精读绘本为主要卖点、通过直播带货和社群裂变进行分销的推广机构读书瞳的工作人员发现,这套书卖得不好,是因为书中蕴含的阅读点太多,一般家长和幼教老师很难讲好这套书。经过编辑、发行、主播多方协商,他们决定尝试以编辑与主播联合直播的方式,为读者精讲书里的每一个阅读点。这一尝试迅速得到了读者和其他分销渠道的好评。最终,这套库存书不仅被读书瞳全部包销,还实现了重印。二十一世纪社还签署了该系列后续的新书版权引进计划,尝试IP化运营。

  相似的案例还有引进版《小灯泡情绪管理绘本》。疫情期间,看到抖音短视频爆火、很多家长吐槽“神兽”难管,二十一世纪社对该书重新设计,进行以明黄色为主色调的套盒等调整,并请达人以直击家长育儿痛点的话题进行短视频讲解。这套书再次引发家长的关注,被持续转发、种草,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转身成为抖音短视频造就的第一批爆款。

  二十一世纪社新近成立了(北京)新媒体营销中心。中心的两大重点任务是对接各大新媒体平台和运营出版社自营账号,但无论哪一个任务都是要充分发挥新媒体营销中的推荐逻辑,让好内容被有需求的读者、被更多读者看见。刘凯军说:“新媒体平台的推荐逻辑和传统电商的搜索逻辑不同,我们就把它分离出来,希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精准推送,谋求好书‘复活’去库存,促进企业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