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移动游戏产业IP发展报告》发布——
我国移动游戏IP市场呈现复苏态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1-13
游戏产品质量对用户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提升研发硬实力、打造优质IP,将是文娱产业间实现协同合作与技术交流的重要基础。11月10日,2023年度游戏IP生态大会在江苏苏州举行。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大会上发布《2023年度移动游戏产业IP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移动游戏IP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322.06亿元,在我国移动游戏整体市场中占比77.70%,正呈现复苏态势。
IP活跃度成市场回暖重要因素
《报告》在IP的视角下,对我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构成进行了分析。在我国移动游戏IP市场中,国产IP产品流水占比60%,同比上升5.86%。在IP类型上,41.31%来自客户端游戏,38.77%来自移动游戏。
《报告》指出,移动游戏IP的活跃度已成为移动游戏市场回暖的重要因素。今年1—9月,我国原创IP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726.29亿元,为近4年来最高水平,全年流水有望创历史新高。原创IP产品中,共有26款产品进入移动游戏流水TOP100榜单。其中移动游戏IP占比68.26%,客户端游戏IP占比28.78%。授权IP市场则在2022年游戏市场低谷期间仍保持了稳定增长。截至今年9月,引进授权IP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479.50亿元,占整体移动游戏IP市场28.18%。
国产动漫成为游戏IP跨领域开发的重要来源。截至今年9月,跨领域IP改编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16.27亿元,占整体移动游戏IP市场6.83%,规模有所降低。跨领域IP中,共有12款产品进入TOP100榜单,其中59.16%来自动漫,21.43%来自文学作品。从IP具体来源看,公共版权与文学作品IP均来自中国本土;动漫IP改编产品中,48.48%来自国产动漫IP。
青年用户已成高消费主力
近年来,我国移动游戏IP核心用户与泛用户规模持续扩张,已拥有超过1.9亿核心用户与2.3亿泛用户群体。《报告》指出,较之往年,今年用户消费情形变化较大,无消费用户占比升至15%,月均消费50—500元的用户升至50%左右,而500元以上的高消费用户有所下降。高消费群体主要由中青年用户构成,其中中年用户消费意愿降低,青年用户已成为高消费主力。
《报告》将IP核心用户与泛用户合并观察后指出,男性用户占比67%,月收入超5000元的用户占比65%。这一群体游戏主动性强、黏性大、消费习惯稳定、内容创作意愿高、IP内容需求旺盛、游戏选择较为谨慎。
在游戏选择的表现中,移动IP用户在选择游戏时表现更加谨慎。现阶段,近60%的移动游戏用户主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新上市游戏,尤其热衷于游戏测评、试玩等相关活动。重视这些中间环节,将有助于提高用户转化率。超60%的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更注重画质、玩法等游戏本身质量因素,而是否源自喜欢IP的用户尚不足20%。为此,IP与游戏的关系更趋于协同共进。
深化角色设计、增加特色记忆点,始终是IP发展的基础要素。用户在游戏消费过程中,近70%的用户表示,主要是受角色形象吸引,受故事情节吸引的则为60%左右。在IP偏好上,移动游戏用户对动漫IP的偏好较为明显,有近50%的用户主玩动画/漫画IP游戏,高于移动游戏IP。
在内容创作上,移动IP用户活跃度远高于其他用户,有近70%的移动IP用户进行过游戏相关内容创作。其中近60%的用户创作过游戏试玩相关内容,超40%的用户进行过游戏测评和攻略等相关内容创作。
强化IP促进游戏市场繁荣
自今年4月开始,随着高质量IP改编新品陆续推出,近年来积压的产能得到释放,中国移动游戏IP市场开始快速回暖。在当前趋势下,2023年IP改编移动游戏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历史新高,并成为年内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的主要增量。
面对移动IP市场未来阶段发展走向,《报告》分析认为,在当前存量市场条件下,潜在用户规模增长较为乏力,而提高研发实力,增强IP竞争力,是保持市场繁荣的核心手段。
IP的跨领域内容创意,将促推数字文化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动画、影视等数字文化行业与游戏行业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跨领域融合会为游戏IP发展带来内容创新与市场推广新机遇。
IP文化符号建设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不同数字媒介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与市场规律均有差异,产业将进一步打造文化符号,覆盖不同媒介用户,从而充分发挥IP价值的延展性。
IP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渠道。伴随游戏产业“出海”进程不断推进,融合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IP,将以优质产品为载体,大大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