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学术出版提升国际话语权

作者:本报记者 尹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11

“对话与互鉴: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专题学术论坛现场。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 供图


  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承办的“对话与互鉴: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专题学术论坛8月30日在天津举办。学术出版走出去是提升国家学术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与会嘉宾围绕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中国出版的海外影响力、学术编辑有何作为、提升学术出版服务水平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提高出版学术水平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指出,做好学术出版是建设出版强国的需要,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服务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术出版作为出版业的核心板块,这些年在服务国家大局、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与世界学术出版强国相比,与出版业的其他板块相比,学术出版还存在数量与质量发展不平衡、专业水平低、学术出版规范缺失、学术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短板弱项,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力提升学术出版水平,全面发挥好学术出版服务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的功能,进一步繁荣学术出版,夯实出版强国建设的基础。

  邬书林表示,要把学术出版作为国家创新的工具,作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赢得话语权的重要工具,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人民谋取福祉的工具,着力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选择我国的优势学科和优势产业作为学术出版的重点和突破口,以此提升学术出版在整个出版产业中的地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发挥好出版功能、传播好知识的同时,为构筑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贡献出版智慧。

  学术出版承载了传播思想和传承文明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于原创性、前沿性知识的消费需求。“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学术出版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出版业的发展水平。”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出版处处长周凤荣说道。

  在她看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术名刊、世界一流名社,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是促进中外出版交流的基础,也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核心任务。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出版界的常态,学术出版迎来了战略机遇期。未来不仅要抓住时下走出去的发展良机,还要在这股浪潮中把中国最优秀的原创学术成果传播出去,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学者的国际话语权。


  学术编辑大有可为


  结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成功实践,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提出,学术编辑应具有3种素养,一是政治素养,二是知识素养,三是职业素养。

  郝振省表示,学术编辑应当具备政治上的坚定性与敏感性,注意方向导向,尤其是价值取向。把政治理论学习当作业务学习,学进去,走出来,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以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目的。

  知识素养主要指“专”和“博”的“T”型知识结构要求。所谓“专”指学术能力,要深下去,即学术编辑必须在相关学术领域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成果成就,争取成为学者型编辑。“博”表示广博知识覆盖与应对,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广博的知识面,就难以对书稿进行有效的审阅与高质量加工。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选题策划能力、学术鉴审能力以及文字驾驭能力。学术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不仅需要紧跟学术发展的方向与步伐,还需要与国际图书市场的判断能力相结合。学术鉴审能力与文字驾驭能力则不仅要求学术编辑具有较高的理论认知,更要求学术编辑能够对自己所获材料文稿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性分析,达到了对文稿质量的把控,从而减少判断的盲目性,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同样强调学术编辑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学术编辑的角色应该是学术导向的引领者、优质内容的发现者、书稿质量的提升者、学术规范的践行者、市场营销的发动者、“一鱼多吃”的策划者、图书资产的管理者、学术产品的设计者、客户关系的维护者。学术编辑作为学术出版的重要力量,要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技术变革、文化变迁、交流模式演变。


  提升学术出版服务效能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执行主任何明星分析了世界各大图书馆书目数据的学术价值。“通过一本图书的馆藏图书馆数量,确立了该书的传播范围或者文化地理范围;通过域外主流媒体书评数据,获得一本图书的同行评价;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得读者对于一本图书的读后感、点赞、评分等数据,将读者引入图书世界影响的评估之中。”何明星指出,传播范围、媒体书评、读者评价与反馈3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中国图书世界影响评估研究的基本理论范式。其中,读者以图书消费主体的身份影响着出版史的进程,成为推动出版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由此,中国图书的世界影响研究,必须重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急剧变化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世界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热度不断上升。中国知网利用自有技术,打造“全球学术快报”平台,整合国外1000余家知名出版社的学术出版物与中国学术资源,实现了中国学者与国际学者在同等检索环境下“同台竞技”。据中国知网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关晓岚介绍,知网平均每天向海外学者用户输送超过1.2万篇来自中国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升了中国学者学术成果的被发现率。未来,知网将更好发挥学术文献信息传播、搜集、整合、编辑、拓展、共享功能,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论坛上,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业务总监雷建华分享了中图公司在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中的实践与思考。她从模式、品牌、平台三方面指出,中图公司关注开放科学的新机遇与新特点,协助上游机构优化学者服务,助力下游机构升级知识和信息服务,做好数字时代中盘商。中图公司紧扣中国学术的影响力建设,策划打造学术交流与传播的品牌,以数据和技术为关键要素,为学术出版走出去打造内容承载、传播、合作的一站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