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有支“边三轮”宣讲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28
8月23日傍晚,夜幕下的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付家坳村文化广场人气满满。夏友球熟练地搭建好电影幕布、调试好放映机和音响后,又快步走上台前,亮开嗓子:“新时代,把歌唱,永远跟随共产党。人民当家作主了,众人事情众人商……”清脆的快板、昂扬的说唱在大别山里回荡。
夏友球今年57岁,是位于大别山南麓的麻城市盐田河镇的一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同时也是麻城市“边三轮”宣讲队29名队员之一。他说:“搞宣讲要学会融会贯通,把老百姓感兴趣的,和党中央政策、二十大精神串起来讲,效果更好。”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麻城市委宣传部结合实际,把我们农村电影放映员作为骨干力量,组建了‘边三轮’宣讲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田间地头、大山深处。”麻城市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总经理陈旭峰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市23个乡镇都配备了电影放映员。放映员们在电影开映前通过打快板、说善书等,宣传地方文化文艺,形成了“看电影+听宣讲”的传统。在此基础上,麻城市借势借力,将农村电影放映员培养成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讲员。由于放映队走村串户都是骑着三轮车,故取名为“边三轮”宣讲队。
每天傍晚,宣讲队员们进村入垸,在稻场、广场、乡村大舞台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放映公益电影。放映前播放音乐召集邻里乡亲,等群众陆续入座后,宣讲员开始10分钟左右的宣讲,然后播放电影。“每个乡镇1—2名电影放映员,每天在辖区村(社区)放映一场电影,每次放映前开展一次集中宣讲。”陈旭峰说,今年年初,麻城市组织召开了“边三轮”宣讲工作推进会议,印发了《“边三轮”宣讲工作方案》《“边三轮”宣讲考评细则》《“边三轮”宣讲队管理细则》等规范性文件。截至目前,宣讲队共进村入垸宣讲3000余场次,在麻城农村地区已家喻户晓。
为了让基层理论宣讲做到准确性、生动性和针对性相统一,麻城市组织理论专家创作宣讲内容,请文艺专家编排宣讲形式,如打快板、说三句半、说善书、顺口溜等等,虽然排面不大,但在农村塆组却格外受欢迎。与此同时,宣讲队员们也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学、看书上网自学,集中练、茶余饭后单独练等多种途径,反复学习党的政策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从群众的角度研学宏大理论,用群众的嘴巴讲出最朴实、最接地气、最具感染力的道理。
田志刚和妻子鲍爱平是农村电影放映的“好拍档”,也是“边三轮”宣讲队中的“夫妻档”,他们把知识和欢乐带给了无数乡亲。“来到秀美桥头塆,打起竹板编一番,乡亲老少快来看,放映之前听宣传。改革开放绩效大,城乡面貌有变化,电影下乡人欢喜……”翻开田志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许多培训所获的宣讲技巧和自己创作的宣传词。“宣讲员首先得学习,如果连我都不懂这些理论政策,怎么能给乡亲们讲好,我现在也养成了每天看新闻、时不时翻翻书的好习惯。”田志刚说。
记者了解到,“边三轮”宣讲队在放电影、做宣讲的同时,还主动为群众办实事,抬煤气罐、修水电、送快递、做农活……在实际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宣传贯彻着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