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细胞简史》——
一本靠谱的关于细胞的科普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08
4月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组长程林所著的《细胞简史》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榜单。
作为一名编辑,日常习惯浏览网页上的一些科普性文章。或许是职业惯性使然,常常觉得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不太严谨的阐述,这种“不靠谱”甚至也表现在一些科普读物中。究其原因,发现或是作者不够专业,或是行文表述晦涩,或是制作粗糙,由此常感叹好书难觅。直至我遇到《细胞简史》,它让我眼前一亮,不觉总结几点,与广大读者分享。
首先,作者的写作目的纯粹。作者在本书前言中这样描述写作此书的动机:“源自一老一少两代人向我的提问。”这一老一少分别是指作者的父亲和女儿,作者在向家人描述自己所从事的细胞研究工作时,父亲受认知所限,对该领域充满困惑,而女儿则是充满好奇,感叹着各种神奇。作者亦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承诺“写一本靠谱的科普书”。这些,都是作者写作的原动力。在功利心不乏存在的当下,这份初心难能可贵:对父亲,这是一份孝心;对女儿,这是一份爱心;对学生,这是一份承诺;对读者,这是一份责任心。也许正是作者对这份初心的坚守,才成就了这本好书的面世,幸甚!
其次,内容专业而平实。作为一名医学编辑,经常遇到一些科普书稿,我常这样评价这些书稿:要么“胡说八道”、不知所云;要么生涩难懂、“面目可憎”。“胡说八道”的,大多是作者不够专业,仔细读来,让读者不知所云;“面目可憎”的,或是作者表述太专业,或是行文太“八股”,让读者太“烧脑”。《细胞简史》则完美避免了以上所有缺点。
作者程林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员、博导,生物学科班出身,对细胞学知识的把控驾轻就熟,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更可贵的是,他的行文还旁征博引,用一个个故事确保了全书的可读性。比如,在讲述细胞的中文名称起源时,他提及孙中山先生把“cell”翻译为“生元”,而把“cell”翻译为“细胞”的李善兰可能初始翻译是“小胞”,只不过李善兰的方言读音中“小”读作“细”,故而“细胞”得名,并衍生出“细菌”等词的命名,同时还指出,“细胞”是为数甚少的由中国翻译再传入日本的名词。这些描述,由科学到人文,甚至有思政的味道,彰显了中华文化对世界科学的贡献,让人读来印象深刻。
再次,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标题和阐述。比如“血细胞家族的老祖宗”“细胞治疗与基因编辑的联姻”“肿瘤细胞的永生”“植物细胞也疯狂”,拟人化的表述一下子激发出读者阅读的渴望,让人不自觉地产生深入阅读的热情。打开正文,作者金句频现,比如在描述克隆羊多莉出生6年后终因癌症和严重关节炎于2003年情人节去世时,用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看来对美丽的多莉来说也不例外”,这种表述把作者和业界对多莉一生的惋惜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之跃然纸上。在“千奇百怪的生物”一章中描述涡虫时,“三角形的脑袋上镶嵌着两颗菜籽粒大小的眼睛”“五马分尸的酷刑”“孙悟空的毫毛”等描述把涡虫超强的再生能力刻画得入木三分。此类表述,书中比比皆是,可谓佳作!
最后,借用作者的话:细胞和人,都是大千世界和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每一粒尘埃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对于《细胞简史》这本“中国好书”,陈竺院士用“本书带你发现细胞、解密细胞,探秘光怪陆离的细胞世界”这句话点睛了它的科普价值。去打开它吧!它将向你展示细胞探索的艰辛和历史,描绘细胞发现的诸多神奇,徜徉其中,也许你会捕捉到平凡与不朽的转换之“道”,或许为自己,或许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