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民,书与人的欢畅相遇

作者:本报记者 洪玉华 文/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31

  7月29日,在第三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惠民销售专区,一对父女各自选到好书,读得津津有味。


  7月27日,第三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首日,下午两点多,《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第二次走进展会的惠民销售专区,4个收银台前仍旧都排着长短不一的队伍,多位读者脚边的购物筐里都是书比筐高出一截。

  “为读者找好书,让好书与更多读者相遇”,是出版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本届书博会现场就像这句话的“放大版”。几十万种图书与读者“面对面”,惠民购书券让读者“豪横”购书。展会举办地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既是文化交流场馆,也是图书大卖场。


  淘书嗨,满载而归


  展场内,不论是惠民销售专区,还是各出版企业展台,随处可见专注阅读或抱着好书的身影。记者遇到每个人都拎着或背着书的一家三口,感叹他们一次买了这么多书,一位家长说:“展会也不是天天有,书又多又好又便宜,当然一次多买点。”

  告别一家三口爱书人,转头就看到10岁的小读者孙天棋,他的双肩包看起来沉甸甸的,他的妈妈手上还拎着一袋书。采访中,他说自己一直很喜欢看书,在本届展会上他买了《大中华寻宝记》、《骆驼祥子》、“雪漠动物小说系列”等图书。当记者问他怎么获知展会消息时,他爽快地说:“嗨,我这么喜欢看书,这还能不知道?两年前那届书博会妈妈就带我来过,买了好些书,现在都看完了。”当记者问他是不是还要继续去选书时,他突然捂着肚子说:“不不不,我得先吃饭,饿死我了!”记者看了一下手机,此时已近下午3点,原来忙于选书的他还没顾上吃午饭呢。

  展场内小读者、家庭购书团可谓摩肩接踵,童书自然是非常抢手,但各种好书都不乏“爱慕者”。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展台被老老少少的读者密匝匝围了一圈。记者站在两位老年读者身后,看他们挑了十几本单册城市地图册。在他们扫码付款的间隙,记者了解到他们俩退休没多久,喜欢自驾游,其中姓周的先生习惯出发前把城市地图琢磨清楚,回来还能看着地图分享游记。周先生说,一是喜欢研究地图,二是循着地图可以找到很多人少又好玩的景点。

  折回展台前,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工作人员申灵玲说,越来越多的读者想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单册地图专业、便捷、便宜,一直是展会抢手货。这些地图每年甚至半年就更新一次,根据销量预测印数。

  不只是地图,碑帖、画册等各种图书都被读者装进购物袋。展场内扫码自主结账,不同展台的图书还可累加满减。买了多本地图册的周先生拆分订单结算,其中一单还不足10元。


  荐书忙,各展所长


  读者买得豪爽,一方面是图书品种多、展会有惠民券;另一方面是展台前的工作人员能解答读者的各种问题。比如,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展台前,申灵玲接连回答了几个有关图书内容的问题。当记者惊奇地询问她的职务时,她笑着说:“我就是图书编辑。我们也来与读者面对面,了解终端市场需求。”

  当记者走到机械工业出版社展台时,该社主播“小果”正在回答读者的询问。他说,正在线上直播的是该社一位山东籍主播,他就在休息的空当为走进展台的读者服务。线上、现场都有专业主播服务爱书人的需求。

  在中信童书展台,中信出版集团童书营销部营销经理于佳男介绍说,走进展台的读者可以分为两种,熟悉中信童书的和不熟悉的。“对于熟悉中信的读者,我们先推荐新书,因为他们大多是来找新书的。不熟悉的读者,我们就推荐爆款书、长销书、大奖书系。”于佳男往不同图书展台上方一指,上面清楚地标注着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推荐书目,然后说:“对于不熟悉也不知道该怎么选的家长,这是最简洁的参考。”

  在中国宇航出版社展台,主播正坐在一个空间站拼装模型下讲解立体书《中国空间站》。该社发行部主任殷立超介绍说,立体书《中国空间站》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组织审定,是市面上唯一一本有载人航天官方机构和航天文化直属单位标志的图书。随书配送航天模型,8至12岁的读者通常需要半天时间完成组装。殷立超说,该书新近出版,是本次参展的核心产品之一。本次参展图书也是围绕核心产品选品,比如“院士传记”系列等重磅图书,此外还特别挑选了《这就是宇宙》、“小学生宇宙与航天知识自主读本”等适合小读者的图书。

  展场内,每个展台前都有各有所长的荐书人。各种类型的好书都会遇到“懂”他们的读者。本届书博会打造的“惠民书展”不仅仅是优惠购书,也是一场爱书人与好书的欢畅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