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都市新闻版如何留住读者:
善用情感传播打造“阅读减速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26
在媒介技术日益革新的今天,报纸面临着改革与调整。都市新闻版就是一片试验场。在诸多路径中,以情动人是“法宝”之一。当受众的眼睛浏览报纸版面时,一个用心的标题及版面处理,总会成为阅读行为的“减速带”,让即将翻过的报纸再次摆放在面前。
有研究认为,在媒体融合时代,除了政策发布、时政新闻等“硬通货”外,主流媒体倾向于以“情感”为突破口,采取情感传播模式在多元传播主体共存的舆论场中“重夺麦克风”。
情感传播润物细无声
笔者对近两个多月的《北京日报》文字、图片新闻进行了分类统计。其中,政策发布类占25%,交通会展等资讯类消息占13%,市级部门区县消息占8%,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占10%,新闻调查占13%,感人的暖心故事占16%,美感传播占13%,还有其他的占2%。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两个多月的新闻报道中,《北京日报》将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志愿精神、互助精神等主流价值观通过新闻报道传递,如《接驳服务温暖回家路》等。这类传播属于广义上的情感,包括理性的、奉献的、幸福的情感。同时,报纸也可以通过趣味性强、美感足的新闻,传递安定幸福的情感,如《今天,我们的安居梦成真了!》《街头新鲜事 公交车不上路改买菜》等;通过新闻调查传递社会理性,能够在情感上引起读者的认同,如《别让赏风景成煞风景》《地铁接驳换乘,别忘了非机动车》等。
这些个体情感终将汇入爱国主义集体情感的大江大河,形成共振效应,进而推动政府和民众形成“情感共同体”,从而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逐渐跳脱出以往的宏大叙事,更加重视个体话语表达和平民叙事视角。比如《生态葬公祭:他们融入满园春色》《今天,我们的安居梦成真了!》《这些上百年石像期待有个好去处》等。此类标题或语言在营造新闻故事情境、建立受众社会角色的代入感、引起受众共情方面创造了更多的可能,让新闻标题更显“人性”。
这种“人称视角式”表达能够引导受众换位思考,产生与“新闻情境中的人”类似的或情绪或情感上的体验。受众受到其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接收和理解新闻内容后会形成感受。
此外,叙事方式还要故事化。将“新闻”与“故事”二者巧妙融合,既报道了理性的新闻事实,又结合情态信息的采编及故事化的组合拼接方式,让新闻更有温度。
在日常传播中,《北京日报》尤其重视情感色彩。比如在《老唐外出打工的行囊收起来了》一文中,非修饰性的朴素镜头记录了房山农民老唐家门口就业的故事。新闻的核心是房山区大石窝镇产业转型,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年前,因为关闭采石场,当地很多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该镇为尽快走出阵痛期,开始建设产业园区。今年,园区成立。当地政府除了给当地农民支付工资奖金之外,还支付了土地流转金。故事化的叙述,让读者认识到了政府协调处理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给予农民生活以保障。
这些发生在北京的一个个新闻,情景化展现了社会生活中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内容真实,情节鲜活,通过故事调动情绪,引起受众的精神共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正确价值取向放首位
采用情感传播的模式,成为当下不少媒体采取的方式。陕西日报社刊发的《杨叔的脱贫日记》、四川日报社刊发的《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车路双通滴滴!阿布洛哈村来车了》、中国日报网刊发的《老外看小康中国》等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其共同特性是:故事化叙述消解了新闻信息的严肃性,从而以情取胜,深入人心。
围绕情感传播的概念,不少国内学者分别从公共关系、文化研究和社会心理学等视角进行了界定。传播什么样的情感、向谁传播、想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因而,都市新闻版在传播中需要准确把握价值取向,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才能留住读者眼球。
学者李建军、马瑞雪与周普元认为,情感传播是一个全新的命题,这是直指人心的传播活动,是一种理想的传播方式,是“国之交”与“民相亲”的主要传播方式和深层互动平台。他们还指出,情感传播活动主体思维采用情感逻辑架构和指向方式,通过情感主体活动和过程影响传播受体,并形成互动与共享,以情感为前提和桥梁,以情感为心路历程和传播图式来力求达到传播目标和效果。
当下情感传播方式多元,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及群体传播过程中均有体现,为学者研究不同传播方式下情感的传递提供了范式支撑。
围绕情感传播的特点,国内学者结合情感传播的传播机理展开了分析。情感传播具有语言的感染性、内容的主观性、行为的亲近性、目的的价值性等特点。情感传播依托语言的感染性和亲和力有效地实现了人与人的情感沟通,同时在传播过程中更浸染着传播主体的主观情绪色彩。
运用情感传播要适度
公共事件的发生会引起人们或悲或喜的各种情绪。这些情绪驱动下,人们会倾向于寻找信息以满足或平复情绪。媒体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情感传播,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情感传播也要适度,因为这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信息以情感方式传播,会吸引受众眼球,成功打造出“阅读减速带”;但另一方面,不能都是“减速带”,大量的信息以情感化的方式传播,很容易过度煽情,造成“情绪大于事实”的后果。当受众被情绪裹挟,不再注重事实的真伪,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情绪的发泄之中,容易造成大量“后真相事件”的出现,也极易造成网络暴力或焦点迁移,给传播环境和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情感传播需要恰当使用,正能量才能被正确激发。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各媒体都要发挥各自的长处,善于使用情感传播这个“法宝”,才能传播好正能量,既能讲好党领导各方面工作采取的科学审慎的措施,又能激发公众情感共鸣,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