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实体书店价值再造的有效路径

作者:赵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11


  将实体书店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范畴,会有效地激活实体书店的运营,放大其文化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会很好地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也让实体书店的发展有了新的空间。


  眼下,实体书店的兴衰,依然是牵动广大出版人和读者神经的一个痛点、难点。为此,不少实体书店都在积极探索,如尝试图书+文创+餐饮+咖啡的模式,也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是,这些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体书店的出路问题。近日,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让笔者看到了实体书店振兴的有效路径。

  《通知》聚焦实体书店的未来,亮出了主管部门的真招、实招。具体来看,主要是支持实体书店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引导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实体书店参与公共阅读资源建设、推动实体书店与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可以说,这份文件给出了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线图。无论是参与政府图书采购、入住商业设施、文化设施,还是参与图书馆馆配、参与城市书房建设、组织文化活动,都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当然,这份顶层设计的指导性文件要想落地生根,还需要各地方、各相关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好在近年来,各地都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体书店服务公共文化的经验。笔者认为,随着此次国家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政策红利,实体书店还会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绽放自己独特的光彩。

  如今,实体书店早已经不是单一的卖书场所。相比网络购书,实体书店的线下体验价值和文化沉浸价值更是独特的。不少特色书店都成为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重要的文化交流场所。对很多城市年轻人来说,到书店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和手段益发多样化,有的实体书店已承载了相当大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不久前出版的一期《文汇报》披露,新型书店作为都市文化新空间受青睐,书店的公共阅读属性和社交属性凸显。《2022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读者在实体书店买书、看书之余,还对实体书店的延伸功能提出了期待:个人休闲阅读好去处(70.50%)、提供亲子阅读区(52.19%)、城市社交新空间(45.12%)。可见,读者去书店早已经不是单纯买书那么简单,还寄托着对实体书店有效嵌入自己的文化生活、提供有效的文化场景、浸润独特的文化体验等方面的厚望。

  笔者以为,将实体书店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范畴,会有效地激活实体书店的运营,放大其文化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会很好地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也让实体书店的发展有了新的空间。

  实体书店要想真正成为读者的文化会客厅,就必须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有所作为,担当文化大使的角色。如北京甲骨文·悦读空间,近年来围绕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不断探索服务内容,目前已经形成以“社区”为核心品牌的社区观影会、读书会、诵读会、生活会、故事会等五大系列活动品牌。

  笔者以为,书店切入社区、下沉公共文化服务,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还解决了自身的经营出路。强化实体书店的公共文化服务角色,看似是为实体书店的生存拓展了新路,其实也是对整个出版业的一次全新的提振。

  实体书店要想真正点亮城市文化之光,不仅要进商场、进社区、进园区、进楼宇,还应该向市民文化休闲中心、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知识分享中心、数字化体验中心转变。当实体书店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得到彰显和完善时,实体书店的生存窘境或将不复存在,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也将迎来光辉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