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出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蓉举行

服务国家大局,将创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0-24

  本报讯 (记者李婧璇)以“四十而砺,出版新程”为主题的文艺出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近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文艺出版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出席座谈会。

  邬书林说,新时代的文艺出版要把握三个关键——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服务国家大局;占领思想和道德制高点;将创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特别是在技术变革时代,更要营造让作家潜心创作的环境,这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针对当前出版生态,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直言,当下的文艺出版,不是缺乏读者需求,而是优质内容的供给不足。出版机构要注重发掘和培养年轻作者,为文学新人创造机会,就是为出版业的未来积蓄力量。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呼吁构建作者、出版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出版人要有文化引领的担当,既要满足读者需求,更要提升读者审美。那些既遵循艺术规律又能深刻反映中国现实的作品,才是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

  推动高质量文艺出版走向大众,媒体尤其是专业媒体要积极发挥好桥梁作用。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李忠表示,我们要积极拥抱融媒时代,与作者、出版社携手,通过打造专业书榜等,让更多高质量的文艺出版作品通过媒体所搭建的渠道覆盖更多读者,让温暖的文艺作品滋润心灵、滋养人生。

  原四川出版总社社长李致回顾了与四川文艺出版社共同成长的岁月。四川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杨字心提出的“创牌子、扶苗子、抓票子”的出版理念,引发了在场出版人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的深入思考。

  在创新实践层面,作家们提出了具体建议。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熊焱认为,出版机构要积极探索新媒体传播路径,实现精准传播;要打通出版与影视的壁垒,拓展内容价值。作家谭楷从创作初心出发,表示出版人要守护文学的温度,让每一部作品都不负伟大时代。编剧、作家赖继回顾了与四川文艺出版社的结缘历程,坦言这段经历唤起了自己投身创作的童年初心,并分享称创作不应闭门造车,而需与志同道合的人多多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座谈会由四川文艺出版社主办。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冯静表示,该社将继续坚守出版使命,系统挖掘文学资源,构建高水平文艺出版生态。同时,将积极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运用新技术、新平台拓展文艺出版边界,实现内容价值与传播效能的双重提升,为文艺出版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