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天府 安逸读四川

——专访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

作者:本报记者 商小舟 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0-13


  六载深耕结硕果,七届接力启新程。金秋十月,2025天府书展即将举办,四方宾朋喜聚成都,共享安逸四川阅读盛会。

  自2019年首度亮相以来,天府书展便以蓬勃的生命力突破地域边界,从立足四川的区域性书展逐步成长为全国出版行业的重要交易平台,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盛会。

  “书香满天府,安逸读四川”。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这场书展正以更宏大的视野、更创新的姿态,书写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本届书展不仅要延续“专业、创新、开放”的基因,更要以更高的战略站位,推动出版业与科技、文旅、国际交流的深度融合,持续探索在地性与国际性共生、传统性与创新性并存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国际范儿:从巴蜀文化到全球IP


  “国际范儿”已成为天府书展的一大鲜明特色。

  自2019年创办以来,天府书展便主动与世界“对话”,如设国际馆向读者集中呈现外文原版图书,策划系列国际化活动,邀请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比尔·波特作为“阅读形象大使”,在海外设立分展场,举办熊猫文创出海等活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天府书展让四川出版实现了中国故事输出与世界文化引进的双向流动。

  坚持以国际化视野赋能书展特色化发展,2025天府书展新增“文明互鉴高地”的定位。周青介绍,本届书展除首设法兰克福书展专区,还将举办“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研讨会、天府文学周等交流活动,还邀请获得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担任2025天府书展“阅读形象大使”,来自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外籍政府官员开展文化交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10多名孩子也将参加今年天府书展,并带上他们创作的《原来中国长这样》(中文、英文、德文)三语版图书,既为中国出版界提供观察国际行业动态的窗口,也为全球出版人搭建深度对话的桥梁。同时,集团积极推动与海外出版机构的深度合作,联合推出多语种“巴蜀文化丛书”,探索“数字藏馆”等新形态,让巴蜀文明与世界文明跨越山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交汇。

  大熊猫、三苏、蜀道、三星堆不仅是四川的文化符号,更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周青认为,天府书展的独特价值在于始终与巴蜀文化紧密相连,并通过国际化路径,把四川的文化基因转化为世界共享的文化IP。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天府书展依托“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努力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交流平台。


  共享范儿: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效能


  对于巴蜀人民而言,每到10月举办的天府书展,便如同奏响阅读的集结号,老少皆“上阵”,共赴阅读盛会,共享阅读之乐。

  以品质阅读引领群众,本届书展精心设立“真理之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专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阅读中深刻感悟思想伟力、筑牢信仰之基,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依托天府书展这一文化共享平台,让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惠及民众。本届书展以“2+2N”模式设立1个线下主展场、1个线上主展场、N个线下分展场和N个线上分展场,将阅读服务延伸至全省各市(州)县;惠民资金额度进一步提升,从500万元增至1500万元,覆盖全年龄段读者;惠民周期进一步延长,从以往1个月延长至3个半月,并通过会员专享“川版好书”折扣等多种形式惠及更多人群,让“书香天府惠民月”真正惠及广大读者。

  周青表示,本届惠民月通过提前活动时间、增加活动时长、提升惠民力度、扩大惠民范围鼓励读者阅读消费的同时,继续强化天府书展的品牌辐射效应。

  依托“点亮阅读微心愿”,天府书展持续满足基层群众的阅读需求。该活动自2021年首次开展以来,已累计覆盖全省153个区县,900多个乡镇,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认同,并获评中宣部“2023—2024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2025“点亮阅读微心愿”活动新增“共赴成长之约——点亮阅读微心愿”分享会及全国平台上线仪式。

  为进一步激发天府书展作为文化共享平台的效能,本届书展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增设了银发阅读区、Z世代阅读区等,周青表示,天府书展旨在以更精准的服务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


  融合范儿: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当下的书展,早已超越卖书的传统定位,成为推动产业融合、激发行业活力的新引擎。纵观天府书展发展历程,这一点尤为明显。

  2021年,天府书展“云世界”平台实现4300万线上人次参与,2024年“文轩九月”小程序联动31省份的500家实体书店,构建起全国性数字阅读矩阵。智慧阅读区曾连续两年引入VR阅读冒险、AI水墨画创作、元宇宙图书馆等技术,将数字阅读从线上展销升级为沉浸式体验。今年天府书展将“文轩九月”小程序升级为融合服务平台,实现“阅读护照”“IP数字资产库”“线上共创社区”三大功能,数字主题展区展示游戏动漫、数字IP等行业创新成果,举办电竞比赛等互动活动,延伸数字化消费链条,构建信息消费新场景。

  “这些数字化办展实践,源自新华文轩多年的创新成果积累,绝非一日一时之功。”周青表示,集团近年来积极布局出版发行、文化教育、文旅融合、影视科技等多元业态,打破传统边界,构建起全域立体服务网络,“通过元宇宙、AI等技术,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文化服务。”

  事实上,数字化探索仅是天府书展求新求变的一个缩影。依托书展,凝聚行业力量、搭建交流平台、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其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性因素。本届书展将继续联办第十三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举办第四届中国出版创新发展研讨会、图书电商业务发展交流会等,通过这一系列行业交流研讨,共同探讨产业未来,激发创新活力。


  新潮范儿:文化展会促经济消费


  以展会促消费,让会展流量变为经济增量,天府书展这一文化生态平台的能量正逐步显现。结合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全力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周青介绍,本届书展以“5+10+18+N”的架构设计了文旅融合矩阵,使书展走进城市肌理,成为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

  本届书展创新设计的“书展+文旅”主题路线,把阅读融入景区和社区。如宽窄巷子里的“四川方言有声图书馆”,扫码即可听到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方言演绎;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数字阅读步道”,让人们在行走之间触发古蜀文献的动态解读;联动绵竹年画村推出“年画技艺图鉴”互动绘本,扫描年画即可观看非遗传承人的演绎。一个个生动的互动场景,让阅读从场馆向城市角落延伸,构建起“阅读即体验”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阅读、走进书展现场,在内容与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天府书展现场打造沉浸式体验,今年书展推出的“文创主题公园”设熊猫书店、植物书店等10余个主题展区,构建集休闲、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为提升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书展还结合行业数据与游客画像,探索建立“阅读—文旅—游戏”的用户标签体系。针对三星堆游客中30%为亲子群体的特点,定向开发“古蜀文明亲子阅读包”,将科普图书、AR卡牌与非遗手工材料打包,推动“线下体验+线上复购”的循环。

  “当下,无论是书业还是书展,唯有拥抱读者、顺势而为,才能拥有更广阔的未来。”周青表示,天府书展坚持将巴蜀文化资源转化为全球IP、将数字技术转化为阅读体验、将跨界流量转化为产业价值,让书香浸润巴蜀大地,让阅读成为时代鲜明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