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年蜕变与坚守——

天府书展:特色化赢得国内国际影响力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0-13

  2019年,天府书展应势而生,“爱阅读 会生活”理念传遍四川大街小巷。

  2020年至2022年,天府书展因新冠疫情防控,探索从线下走到线上,开创线下线上融合办展模式,让广大读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书香盛宴。

  2023年,天府书展在线下主展场设置国际馆,将分展场拓展至海外,坚定迈出国际化第一步。

  2024年,天府书展与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联合举办,行业资源聚集力优势凸显。

  2025年,天府书展扩大国际“朋友圈”,聘请法兰克福书展副总裁柯乐迪担任高级顾问,点燃了更多期待。

  “细数天府书展这些年,可谓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步步铿锵有力,年年拾级而上。”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6年的蜕变与坚守,天府书展已成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化书展,成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与闪亮名片。

  改革创新推动出圈出彩

  敢想敢干,天府书展秉承“不只有书,不止于展”的守正创新精神,致力于打造一个线下线上无处不在的阅读场景,成为省内外读者每年翘首以盼的阅读仪式,以一次次“出圈”促成一次次蜕变,不断引领出版发行业发展风向。

  从线下走向融合。天府书展创办首年,主要采取线下展场的传统方式进行。2020年,天府书展尝试探索设立线上展场,开展线上阅读活动。2021年开始,这一方式得到不断深化拓展,通过广泛凝聚平台共识,积极拥抱新媒体新技术,到2025年已基本形成了主分展场联动、线下线上融合的“2 + 2N”办展模式,即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设立1个线下主展场,在“文轩九月”阅读服务平台设立1个线上主展场,在全省新华书店及部分公共图书馆、学校、博物馆、品牌书店等设立N个线下分展场,在文轩云店、京东图书、天猫、“学习强国”商城、抖音、小红书、B站等设立N个线上分展场,全场景开展图书展示展销,全域化开展全民阅读,让阅读无处不在、随时发生。

  从图书走向多元。2024年以来,天府书展注重融合市场各细分领域,围绕“图书+”关联期刊文创产品、动漫游戏、网文IP等业态,丰富展陈内容,设置期刊展示展销区、游戏动漫展区、智慧阅读区、文创展销区、阅读体验区等,为现场读者带来更多具有新意和互动性强的逛展体验。2025年,天府书展将紧扣“书香满天府 安逸读四川”年度主题,在主展场设置600余平方米的文旅融合展区,展示全省文旅融合发展最新成果。同时,将在李庄古镇、三苏祠博物馆、越王楼等13个文旅地标设置分展场,打造20个以上“文旅地标书市”,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在天府书展相逢,助推四川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行业与读者

  书展是连接出版发行机构与读者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在孟华看来,一个成功的书展,既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又要为读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是天府书展的初心与使命,也是天府书展的优势和特色。

  以强化交流合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天府书展自创办以来,主动争取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管理部门及中国出版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权威指导,每年将举办全国性交流合作活动作为重要内容。2024年,天府书展共举办2024“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交流研讨会等12场重磅全国性行业交流活动,达成四川省精品文学工程等多项重要合作签约。2025年,天府书展将举办第四届中国出版创新发展研讨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网上发行工作委员会成员会议暨图书电商业务发展交流会、全国大学出版社营销发行工作研讨会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积极践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以深化全民阅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每年通过打造“真理之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专区、主题出版展区、智慧阅读区、亲子阅读区等阅读场景,2025年将新增银发阅读区、Z世代特色阅读区,着力覆盖各类别阅读人群需求,累计配套发放惠民券超过4000万元,最大限度为读者提供福利和优惠。与此同时,每年邀请著名作者、文化名人走进农家书屋等基层阵地开展书香“七进”阅读活动,6年来累计举办基层阅读推广活动超千场。其中,以天府书展为主要平台发起、面向乡村少年儿童的“点亮阅读微心愿”活动,被中宣部评为“全民阅读优秀项目”,目前已被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在全国推广,并将在2025天府书展期间举办“共赴成长之约——点亮阅读微心愿”分享会及全国活动平台上线仪式。

  锚定国际化发展路径

  天府书展自诞生之初,就锚定国际化发展路径。孟华认为,率先推动天府书展国际化发展,与其说是自我对标国际水平的内在需要,不如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召唤。

  国际内容“引进来”。2023年,天府书展在主展场设立国际馆,集中展示外文原版图书1000余种,填补了四川外文阅读市场空白,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邀请美国汉学家、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比尔·波特等20名著名海外作家和出版界人士来蓉文化对话,有力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吸引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120余家中外主流媒体刊发重点报道700余条,近30家海外媒体及知名海外社交平台全网传播量突破千万人次,活动影响力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故事“走出去”。2024年,天府书展更加注重中华文化的输出与传播。通过继续在英国、德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设海外分展场,集中展示川版图书150余种,并在英国光华书店和法国凤凰书店设立熊猫主题展区,共开展熊猫主题文化体验、川剧表演等川味文化活动30余场,让海外读者进一步读懂四川、了解中国。

  2025年,天府书展将目光瞄准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行业展会——法兰克福书展,聘请法兰克福书展副总裁柯乐迪担任高级顾问,并将首次在主展场设立法兰克福书展图书专区。这场由外而内的持续探索将不断展现天府书展国际化新气象。

  政策支持保驾护航

  回顾天府书展的成长历程,从最初诞生到一次次蜕变,如果用时间坐标来对应,即恰逢四川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时期。孟华表示,天府书展能走到今天,既得益于深厚巴蜀文化沃土的滋养,又离不开全方位政策支持的保驾护航。

  巴蜀文化是底色。璀璨神秘的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文化,丰富多彩的三苏文化、古蜀道文化、三国文化……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天府书展独特的文化底色。“十四五”期间,四川共出版图书近3万种,《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等100余种出版物和出版项目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等各类国家级荣誉,《蜀道:四川盆地历史交通地理》等57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些独具巴蜀特色的精品力作成为天府书展的重头戏,并深度融入每届书展的各方面全过程。2023年,天府书展共举办《三星堆:青铜铸成的神话》图书分享会等近40场巴蜀文化特色活动。

  政策支持是底气。孟华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累计争取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约1亿元,拨付省重点出版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扶持重要出版领域、重大出版工程、重点出版项目,成都市累计拨付实体书店扶持资金3600万元,助力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有力助推了四川出版发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天府书展蜕变升级的坚实底气。自创办以来,天府书展每年吸引参展机构超1000家,展出精品图书逾80万种,累计举办主题研讨、阅读分享等文化活动100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次突破千万,累计实现销售码洋超9亿元,以“天府书展跻身全国四大书展”入选“2024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有力助推了四川文化强省建设。

  对于天府书展的未来,孟华表示,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天府书展的目标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明确,初心更加坚定,将持续为出版发行行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发光发热,让广大读者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