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一带一路”国家媒体机构,贯通省市县多级融媒体系,甘肃国际传播中心——

当好跨越山海的“文化翻译官”

作者:本报记者 田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0-13


  近日,甘肃国际传播中心与白俄罗斯记者联盟和明斯克-新闻通讯社、哈萨克斯坦《实业报》、阿塞拜疆声音通讯社,在兰州共同启动“大河共流:‘一带一路’母亲河文明对话”纪录片拍摄项目。

  如何深挖历史文化遗存中蕴藏的新闻富矿,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绽放独特光彩?如何突破语言与文化差异,助力中华文明影响力提升?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甘肃国际传播中心,看新闻工作者们将敦煌壁画的光影、祁连雪山的雄姿、河西走廊的千年回响,编织成跨越山海的对话,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寻找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立足千年文脉,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立足敦煌文化、丝路文化特色,通过内容生产、平台运营、全域传播、交流互动等定位,运用矩阵传播手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这是2022年8月,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成立伊始便确立的发展目标。

  “我们总在想:怎样才能让敦煌的壁画、丝路的驼铃、黄河的涛声,变成世界都能听懂的中国语言。”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总编辑魏娟说,“这三年,我们干了三件实在事:深挖文化根脉,让老故事长出新枝丫;拥抱技术变革,把新技术玩出新花样;拓宽传播路径,让微声量汇成大合唱。”

  回溯其发展之路,这个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主管、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依托甘肃新媒体集团组建的对外传播“窗口”,就像一个“文化翻译官”,扎根甘肃千年文脉之中,站上世界传播舞台。“目前,我们已逐步构建起‘内容—平台—渠道—人才’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建立起‘一中心一网站+N海外账号’的传播体系。”魏娟告诉记者,中心已在全球主流平台开设了19个多语种账号,总粉丝数突破300万,同时,成功打造出两个百万级粉丝账号。

  实现从0到1的突破,并不容易。“正是在一次次的创新探索和努力实践中,我们用文化、科技与合作敲开了国际传播的大门。”魏娟说,“我们没有显著的地缘优势,但我们手握敦煌等一批文化IP,特别是我们率先将人工智能生成、数字复原等技术应用于叙事创新,这些都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奠定了基础。”


  人文与技术交融,传播有温度引共鸣


  聚焦敦煌文化,甘肃国际传播中心精心打造了《我从敦煌来》《壁画里的奥运会》《云赏敦煌》等融媒体产品和《人类敦煌心向往之》《跨越山海为敦煌》等系列短视频。其中,以敦煌研究院历史上第一位全职外国研究员史瀚文为背景拍摄的短视频《我在敦煌做研究》荣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向外展示中国的胸怀、智慧与自信。

  “95后”的刘彦辰大学毕业后进入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成为记者之前,我没去过敦煌,对敦煌和敦煌文化的认知比较浅。通过参与创作《我在敦煌做研究》,我对敦煌文化的感悟越来越深: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坚守大漠、潜心于莫高窟保护与研究的精神,令人钦佩。”

  今年9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甘肃国际传播中心以路易·艾黎的故事为背景,引入AI视频生成、虚拟场景复原等技术打造的视频《不朽的春天》发布后,引发海内外网友共鸣。一位海外华人留言道:“作为旅居新西兰的华人,读到路易·艾黎的故事倍感亲切。我之前参访甘肃,亲眼见证了他曾奋斗过的土地如今蓬勃发展,城乡换新颜,深感欣慰。”

  此外,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制作的AI作品《壁画里的中秋》《月满陇原》,凭借生动有趣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叙事逻辑,在海内外收获超百万阅读量。“数字时代,技术与人文交融共生,更能让传播有温度、易引起共鸣。”魏娟说,一个个短视频、一篇篇文字,让文化不再是遥远的符号,成为可感可触的相遇,使中国形象在国际语境中变得更加亲切、立体。


  拓宽传播路径,微声量汇成大合唱


  独行快,众行远。甘肃国际传播中心通过不断拓展国际媒体合作,持续扩大海外“朋友圈”。魏娟介绍,甘肃国际传播中心目前已与白俄罗斯记者联盟、明斯克-新闻通讯社、哈萨克斯坦《实业报》签署新闻合作协议,互设工作联络站,并与阿塞拜疆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从中央媒体到省、市、县贯通的多级融媒体系。

  “在互通互融的传播网络中,各地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和名主播。”魏娟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甘肃国际传播中心联动省内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出了《丝路风华 陇上佳节》《甘肃风味》等系列栏目,在展现陇原各地共度双节的同时,也将甘肃的发展成就推广到全世界。

  为实现“甘肃故事人人讲”,甘肃国际传播中心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聘任了一批外籍师生担任“海外传播官”“国际传播翻译官”,凝聚起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传播合力。同时,该中心推出的《海外传播官走读甘肃》《少年话甘肃》等栏目,汇聚海内外的甘肃老乡共同参与国际传播工作,一批熟悉甘肃、热爱甘肃的中外人士先后加入到讲述陇原故事的行列中。

  “当我向世界讲述甘肃、讲述中国,并收到诸多肯定性的反馈时,我觉得找对了方向、找对了平台。”刘彦辰说。

  魏娟表示,我们将坚持用时代语言讲述永恒故事,不仅展示甘肃的山水、历史与风情,更传递中华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温度与时代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