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掌心》展现北京创新文化——
书写创业者托举“中国芯”的拼搏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30
“我写这本书的初心,只是想从行业人的角度记录下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近日,长篇小说《掌心》作者秦北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自从美国限制芯片出口后,我们被迫经历了一个非常难熬的自主创新时期,在北京这片热土上也发生了无数感人的故事。这部小说里写的不过是千千万万创业者的缩影。”
9月22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主办的长篇小说《掌心》新书座谈会在京举办。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芯片成为美国对中国进行打压的关键领域之一,强烈的外部压力倒逼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动力。从被“卡脖子”到自主可控,秦北目睹了这其中的种种不易,逐渐萌发出强烈的创作想法。历经4年打磨,《掌心》这本深入中国半导体产业腹地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于今年8月面世。故事起步于中关村,讲述了主人公任大任在半导体行业呼唤自主可控时毅然走出舒适圈,创办对标国际芯片巨头的“专精特新”企业掌芯科技,历经一系列经营困境之后,仍然选择坚守初心,攥紧“中国芯”的故事。
“《掌心》是扎根当下中国科技的伟大实践,深情讲述中国科技故事的一部作品。”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认为,“这是一部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俱佳的优秀长篇小说,为如何用文学的方式表现新时代、新领域、新人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很好的文学启示。”
秦北在创作《掌心》的过程中发现能够参考的作品并不多。他感慨道:“关于芯片这部分的创作我摸索了很久,非常努力想在专业性和贴近生活上达到一个平衡。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逐渐领悟到科技类小说的写作必须要有严格的边界感,故事情节也必须与整个产业发展相契合。”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在发言中表示,《掌心》是一部创作难度较大的长篇小说。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难写的题材、一个敏感的领域和一批可敬的人物,弘扬了时代精神。
座谈会现场,与会专家热情交流对于本书的不同看法,围绕《掌心》一书的题材价值、人物塑造、阅读感受等深入研讨。
“以往的科技题材作品,有写未来的科幻小说,有写既有成就的报告文学,像《掌心》这部把握宏大题材、关注当下的长篇小说,可以说是横空出世。”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施战军说。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认为,《掌心》在文学上的意义是反映了当前作家队伍的变化,行业出身、专业出身的作家开始崛起,尤其是青年作家。
《文艺报》总编辑刘颋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时说:“《掌心》是一部辨识度非常高的作品。它描写了托举起‘中国芯’的一代人的努力、奉献、拼搏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波动。在‘中国芯’这个重大主题的创作上,作者还把握住了时代生活现场和人物的生长性,这个生长性也正是文学性可以着力的地方。”
“刘颋老师说的这个生长性非常打动我,本书故事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局,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我们始终充满对未来的期待。”秦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