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41年,百花文学奖何以坚持让编辑站上奖台——

“百花”深处,见证文学“摆渡人”的荣光

作者:本报记者 韩萌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26


  “不仅因为它来自专业的肯定,更因为它背后传递着无数读者的声音。在当下的文学评奖体系中,为文学期刊编辑设立的奖项寥寥无几。百花文学奖不光能评出好作品,还看得见编辑的辛苦和价值,让我们特别感动。”在9月20日举行的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文学期刊《草原》主编阿霞代表编辑奖获得者发言,说这是她编辑生涯中最看重、最珍视的荣誉。

  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编辑奖的文学奖项,百花文学奖走过41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文学编辑的耕耘与成长,持续地褒奖他们为文学所做的贡献。“即使在图书问世的高光时刻,聚光灯也很少能打在这群‘幕后英雄’的身上,希望更多人能知道编辑作为文学作品‘伯乐’与‘打磨者’的关键作用。为编辑颁奖,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贡献,也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永葆初心。”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这样说道。


  他们与作者同行,为编辑颁奖是对长期主义的致敬


  在奉行快节奏的当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坦言当编辑“磨人”,却又心甘情愿地坐在冷板凳上,手中的笔不停地在一摞摞稿件上圈圈点点。他们的日常平凡而枯燥,唯有对长期主义的坚持,成就了一篇篇文学佳作的问世。

  8亿、1.5亿,当看到这两个数字的时候,没有谁会第一时间把它们跟编辑这个职业产生联系。在一段跟拍《小说月报》老编辑刘书棋一天的视频中,8亿字是他职业生涯阅读稿件的字数,1.5亿是发稿字数。编辑的一生可能会成就许多的作家与作品,但他本人却不一定能被读者记住。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编辑奖获得者徐则臣在颁奖仪式上表示,希望让获奖编辑在台上多站一会儿的原因。台上,徐则臣的另一个要求是把这段视频再放一遍。台下,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工作了35年的刘书棋流下了眼泪。

  “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花城》与众多的写作者,尤其是不为人所知的作者保持着长久的联系,其间交流着阅读见解和修改意见。”本届百花文学奖编辑奖获得者、《花城》杂志编辑李嘉平表示,这种长期的陪伴,可能在作品最终发表的若干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花城》的作者很多都是在偶然中结识的,我们与之长时间同行,看到了他们的‘少作阶段’和‘未完成时’。”仅就李嘉平的工作经历来说,从认识一位作者,到作者来稿、编辑审稿,再到最终发表,可能要经历2年到3年的时间,而这部作品如果能获得一些认可和荣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优秀的编辑,其价值不比优秀的作家差。很多新锐作家从出来到成名,就是遇到了‘伯乐’,编辑要有这样的理想和职业担当。”本届百花文学奖编辑奖获得者、《芙蓉》杂志编辑部主任杨晓澜表示,百花文学奖设置编辑奖既是对编辑这份职业的尊重、致敬,更是格外突出编辑在这个时代默默耕耘、长期坚守、维护原创文学生态、构建优良评价体系的价值和意义。“编辑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一个碎片化、快节奏、视听化的时代,依然守住一份初心和美好,以‘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信念,去发现好作家、推出好作品、引领好的风尚。” 


  他们为作品锦上添花,为编辑颁奖能激发文学生产活力


  “大部分处在文学场域的人,包括作家、文学评论家、编辑,哪怕是文学读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理想主义情结。很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完稿后要修改很多次,尽可能做到完美才会出手。编辑收到稿子后也是如此,通过与作家的交流,尽可能完善稿子,满意后才会走程序,读者才会看到作品。”本届百花文学奖编辑奖获得者,《长江丛刊》社长、主编喻向午表示,他不会去考虑是不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只想着要让读者读到满意的作品。“因为热爱文学,热爱编辑这个职业,如果编发的作品,读者赞赏,哪怕是最简单的认可,我都会觉得满足。我们的职业尊严和职业荣誉,就是来自读者的认可。”

  在每部文学作品与读者见面之前,都要经过编辑反复地修改打磨。他们一边陪着作者成长,一边搜集读者反馈,面对重重困难,他们仍然选择把精力投入到书籍的生产和流转当中。

  “好的编辑不是案头‘工具人’,而是要能和作家平等对话、给作家作品提出意见建议,促使作品更加完美、作家不断成长。本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海边的向日葵》,从故事切入、人物刻画到结尾收放,甚至不少段落字词,我和作者肖勤都有交流,围绕标题虚一点还是实一点,还反复讨论。”杨晓澜表示,编辑的责任在于发出一部作品后,必须让它不留遗憾,没有瑕疵和硬伤,“而一个作品发表出来,才完成一半,编辑要最大限度服务好作家,推广好作品。”

  “一个编辑也是一个特殊的读者,在文字和文学上,也有自我的‘洁癖’和执着。”李嘉平认为,文学编辑对待作者作品,或许也需要“在看到一部作品皱起眉头的同时,能否走出自己的审美和见解,看看它是否还具备其他的美感和意义;遇到击节叫好的作品,能否再考虑这部作品有没有硬伤,有没有可以锦上添花的地方。尤其对于我们青年编辑来说,更需要这种开放和谨慎的态度”。

  如果文字可以发声,那它们的掌声会送给每一位让它们成为铅字的编辑。汪惠仁表示,百花文学奖编辑奖肯定了编辑和文字、文学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创作者、编辑与读者间的良性生态,通过激励编辑队伍激发文学生产活力,繁荣当代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