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天津:
“开学第一课”“护苗”伴成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25
全国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天津市红领巾巡讲团成员付慧珍奶奶走进东丽区丽景小学,为少先队员带来了一堂深刻而动人的“护苗·开学第一课”。 天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秋风送爽迎开学,“护苗”宣传进校园。为营造未成年人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连日来,天津市多区中小学校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护苗·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看阅兵,爱国主义在心中扎根
今年天津中小学的开学日,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行。天津市积极推动“护苗”行动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其中河西区组织全区中小学生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直播,举办“护苗成长·铸魂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学生在开学之际迎来了一堂生动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课。河西区将观看直播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护苗”行动的重要载体,区教育局提前部署,要求各中小学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在家观看阅兵仪式盛况,并且鼓励与父母一同观看,确保活动的广泛参与和教育效果。观看直播的学生们被现场庄严隆重的氛围和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深深震撼,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深刻感受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磅礴力量。
9月4日,河西区教育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家单位,在第二新华中学举办河西区全民国防教育专场活动暨“赓续荣光砺壮志 薪火相传启新程”“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邀请老英雄、老战士讲述亲身经历,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全区各学校也趁热打铁,及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观后感交流、征文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正气充盈的成长环境。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9月4日,全国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天津市红领巾巡讲团成员付慧珍在东丽区丽景小学,和同学们一起高唱《大刀进行曲》。付慧珍以“护苗”育人为核心,深情讲述杨靖宇、王二小等英雄事迹,让孩子们理解“护苗”不仅是抵制不良信息,更要以红色文化涵养品格。
9月4日,在静海区中小学秋季开学之际,“运河薪火强国防 青春有我铸担当”——静海区秋季“开学第一课”活动随之开展,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有力地推进国防教育与学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静海区实验中学学生杨景雯表示,正是有了中国军人的坚守和强大的国防力量,自己才能安心坐在教室里学习,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出力。
这一堂堂令学生们难忘的“护苗·开学第一课”,将“护苗”行动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以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在守护青少年精神成长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激励新时代少年传承红色薪火,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听讲座,“穿上”坚实铠甲
开学之际,天津市河北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林晓萌以“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为主题,为天津一中河北学校的高一新生们带来“开学第一课”。
在课堂上,林晓萌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打赏和充值、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常见问题,结合最新典型案例,为同学们讲解民事、刑事等法律知识,提示同学们正确看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在上网过程中既要提高防范意识,同时又要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强化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河西区检察院法治副校长纷纷走进校园开展“护苗”行动,为辖区同学们送上一份内容充实的“法治开学大礼包”。他们或将法律条文与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相结合,或从“法”字的演变过程切入,结合情景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自己健康成长的坚实铠甲,这种“知识讲解+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践体验”法治教育新模式,不仅丰富了“护苗”行动的形式和内容,更以坚实的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对毒品危害的认知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筑牢校园禁毒安全防线,9月4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司法局海滨司法所联合天津市渔山强制隔离戒毒所走进海滨小学,开展了一场生动且意义深远的“开学第一课”禁毒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警官以提问互动开场,依次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拉近了彼此距离,随后借助PPT、短视频和仿真毒品模型,全方位介绍了常见毒品的外观、特性及危害,反复告诫同学们在生活中务必提高警惕,远离潜在危险,守护好自己的安全与健康。同时,还向同学们普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法律知识,为校园生活再添一层“法治保护罩”。
玩游戏,提升综合素养
新学期伊始,天津市多区开展的“护苗”行动,形式多样,主题丰富,切实筑牢了学生成长安全防线。
西青区的“开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精准化的内容设计和全员化的参与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自我保护能力,为新学期校园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逸夫小学的活力传球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释放压力,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开始;西营门小学和辛口小学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第一课,通过趣味互动与经验分享,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也让新生从入校之初就参与到“护苗”行动中来。
天津市津南区的多个社区组织开展“绿书签”主题活动,咸水沽镇米兰社区的工作人员结合实例,通过对比正版书和盗版书的方式,从ISBN编码、出版社信息、印刷清晰度、油墨味道到价格标签、防伪标识等多个角度,细致剖析了盗版书籍常见的问题与漏洞,教家长和孩子认识盗版图书的危害;葛沽镇荣水园第三社区开展“e举多得 网罗‘津’彩”主题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生动案例,向同学们讲解网络谣言的危害、常见的网络谣言类型以及如何辨识网络谣言等知识,有效提升青少年对网络谣言的辨识能力。
在天津市宝坻区,区青少年事务社工工作站的老师们围绕读书的益处展开宣讲,并向学生们推荐好书,鼓励同学们分享读书心得,并深入剖析非法出版物和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帮助孩子们建立起清晰的安全防护意识。在知识有奖竞答环节,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活动中还融入了非遗文化体验环节。同学亲手制作漆扇,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