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大江南北说苏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17
(本版图片除图书封面外均为《苏超来了》书中插图)
大江南北说苏超?什么是苏超?是苏果超市?非也,是江苏各家城市之间的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苏超。足球?在当下说足球?江苏能称足球大省?且慢,的确是江苏足球,的确是超级联赛,的确是江苏13座城市之间货真价实的非职业足球联赛。这一赛事出人意外,火爆“出圈”,令人大跌眼镜诧异不已。《苏超来了》一书以职业媒体人、出版人的敏感快捷迅速行动,聚焦这一赛事,追踪赛事的方方面面,运思成文,汇编成书,为苏超这一赛事进行初步的描述、归纳、审视,来得及时,来得恰如其分。
苏超为何如此火爆?在于它在一种低迷与困顿中,以草根与纯粹的面目重新唤醒民众对足球的热情与信心。足球这一运动堪称体育运动中的第一运动,过去曾有三大球之说,而足球之大远超排球、篮球,排球、篮球在中国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而足球的发展成长则让人唏嘘。苏超在开场之前并没有口若悬河振振有词,堪称低调,不事张扬,它以积极昂扬进取的状态赢得观众的喝彩,这样的呈现,这样的规则,这样的家门口的赛事,怎能不迅速蹿升火爆?这样的赛事也成为一面镜子,成为一种样板。谁能说,在这样的所谓非专业却真枪实弹的赛场上,不会诞生耀眼的球星?谁能说,在这样的周而复始的磊落干净的绿茵赛场上,跌爬滚打中不能为中国足球蹚出一条新路?纯粹而草根的足球,大众狂欢的足球,因一个地跨扬子江两岸的13座城市之间的碰撞演练成为一道风景,成为乙巳年漫长夏季的一股清流,令人击节三叹,让人感奋莫名。
苏超为何如此火爆?爆点在于激发了城市之间的热情与激情,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燃。以城市为依托,以非职业联赛为特征的苏超回归了足球运动的本来面目,它激活了这一古老体育运动的竞技本质,它在城市之间以大众体育的方式一石激水卷起千层浪。比赛伊始,各家城市之间无不群情振奋议论纷纷,围绕着小小足球的谁胜谁负谁输谁赢,也在乎结果但非唯一,“比赛第一,友谊第14”迅速传遍江苏各城。足球成了一个符号,关乎城市的荣誉,城市的归属,城市的位次。谁能想到,一个起初并不起眼的创意,点燃了蕴积已久的能量,多少城市的场馆因乙巳年这一夏季的如此苏超而人如潮涌,多少市民因乙巳年这一夏季的如此苏超而泪流满面放松宣泄。
苏超是足球比赛,但在新时代的这一城市之间的联赛却折射出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勃勃脉动、闪耀着经济托底的若隐若现无所不在。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本身也是一大产业,也有体育运动规律与经济运行规律,体育赛事与经济运行相互赋能相得益彰。休闲、娱乐、观赏的苏超足球,因如此高密度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因如此众多的近乎是全家出动行走在大江南北各座城市之间的现场观摩大众狂欢,并不着眼于门票的收入,并不着眼于球员的身价,于是乎,旅游来了,消费来了,商机来了,情绪价值来了。这样的人潮涌动,这样的集聚效应,实在是令人艳羡,令人咋舌。
苏超之火,火在跳出足球之外的文化激活与有机结合。多说江苏散装,多说“苏大强”南北差异文化多元,因苏超这一载体,各个城市运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传播手段,盘点文化资源,梳理城市文脉。这种梳理与盘活,这种挑战与迎战,有大度雍容挥洒自如,有调侃无伤大雅,有历史人物借助AI技术的现身说法,有文化大咖穿越时空的观战参与,更有各种自媒体围绕苏超的七嘴八舌,各种网文、视频,各种称呼,各种玩梗,充满智慧,充满风趣,充满幽默,令人震撼,给人启迪。足球联赛促成了13座城市之间的文化比赛,成为足球场外的又一擂台,各有角度,各有奇思,各有妙想,让受众在轻松快意间接受文化的洗礼,感受文化的魅力。现在许多人研究人文经济学,分析经济与人文的相互赋能彼此成就,扬子江边的苏超不就是人文经济学的现实模样吗?
苏超还在进行之中,南京与徐州之战在河西奥体中心,现场人数超过6万,这样的人头攒动,堪称空前。让我们在《苏超来了》中,瞭望苏超,走近苏超。
(作者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