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旧换券”“以旧换旧”到“以旧换服务”,农民工杨常珍——

坚持18年,编织阅读梦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明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17

9月16日,杨常珍与孩子们在“同心书屋”一起阅读图书。焦作市委宣传部 供图


  9月6日,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民生街社区“同心书屋”里热气腾腾,杨常珍正和志愿者们一起为新募集来的图书消毒、分类,书架上刚添的新书还带着油墨清香。不久前,她刚收到曾经受助女孩发来的消息——那个曾经蜷缩在书屋里写作业的小女孩,如今手持粉笔站上了三尺讲台。

  杨常珍身着红色追梦志愿工作服,眼角弯弯,笑意盈盈,说起话来嘎嘣脆。在工作空当,她坐下来,拿起笔摊开本,先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一起捋了下18年持续推动图书循环利用的时间线。


  公益种子在心中悄然萌发


  2007年夏天,跟着丈夫在河南省焦作市务工的安徽肥东籍农民工杨常珍,看见孩子们用作业本折纸飞机时,突然意识到那些买不起书的农民工子女正深陷阅读的荒漠。当年7月,杨常珍怀揣着帮助农民工子女和农民工群体看上课外书的梦想,决定在小区里用现金收旧书后给孩子们办个小图书室。

  一天,她看着一名五年级小学生拿着卖书换来的20元钱,不到半小时就买了一兜零食,内心五味杂陈。这个场景,成了她推广阅读之路的重要转折点,也让“以书换书”的公益种子在她心中悄然萌发。

  经过思索,杨常珍想到了与新华书店用“以旧换新”的模式开展合作的办法。8月底,她与焦作市新华书店正式达成合作,市民可将家中闲置书籍带到书店,以定价二折的方式兑换新华书店的代金券,用于购买新书,推动图书的循环利用。杨常珍则将这些旧书同价购回后供给孩子们读。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每天晚上需要和新华书店结算代金券费用,杨常珍仅有的2800多元资金很快就用完了。为了能让这个项目继续下去,她不得已瞒着爱人3次典当自己的金手链。可一周以后,资金再次告急,她不得不停止与新华书店的合作。

  尽管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合作暂停,但这次尝试为杨常珍积累了1000余本“种子书籍”。当年9月下旬,她用100元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在小区和广场摆起了地摊,开展“以旧书换旧书”的活动。可露天环境对图书的损伤非常大,两个月后,她不得不暂停了地摊模式。

  杨常珍的这些尝试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闲置图书循环利用及农民工子女的阅读问题。


  为更多孩子提供阅读机会


  2008年春节后,杨常珍回到了安徽肥东县曹河村老家。在那里,她利用废旧粮站大院创办了追梦留守儿童配教中心,为乡村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与陪伴。由于家人的反对,年底时,配教中心不得不关闭。

  2009年春节后,杨常珍重返河南焦作,还从安徽教育学院带回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杨王飞,一起重启“爱心换书”公益活动。她通过河南理工大学团委招募了3名大学生,组建了首批“爱心换书”团队。在焦作市教育局、市关工委的支持下,团队从4月开始持续走进市区内多所小学开展“以书换书”活动。

  几个月后,团队骨干相继离职,只剩下杨常珍和杨王飞坚守。杨常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一家一家向企业求助,时任中国联通焦作市分公司市区营销部经理梁琪为他们争取到了两间办公房作为固定阵地,“爱心书屋”正式落地。

  “从推着三轮车摆露天书摊,到后来在联通公司助力下有了‘爱心书屋’,这一路让我学会了与各方沟通协作,淬炼出强大的韧性。”至今还在坚持的杨王飞回忆道。在他眼里,杨常珍一步一个脚印地克服重重困难,让“以旧换旧”的模式逐渐稳定下来,为更多孩子提供了阅读的机会。


  让图书循环成为连接知识纽带


  2013年12月,由于联通公司办公楼租期届满,在焦作市解放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杨常珍的“爱心书屋”与民生街社区农家书屋合作,改名为“同心书屋”。这一举措打破了原有青少年单一群体的限制,服务范围扩展至成年人,开始营造全龄阅读氛围。

  依托固定阵地,杨常珍带领团队不断升级服务内容,又创建了追梦志愿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从原来单一的爱心换书,延伸到周六、周日免费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提供经典诵读、学习辅导、户外研学、拓展培训等。针对困境家庭子女,杨常珍的团队还采用“以奖代帮”机制,通过劳动表现与家庭评估,给予资金、物资、研学机会等奖励,避免标签化帮扶引发的自卑与依赖心理。

  2018年10月,杨常珍与武陟县三阳乡付村小学校长吴应华结缘。在吴应华的协调和帮助下,2019年1月,第一个校园“同心书屋”在付村小学成立。“从此,孩子们不用东奔西跑,不花一分钱就可以看到优质的课外书,师生和家长们都高兴极了!”吴应华喜不自胜。

  “杨常珍用‘以旧换券’‘以旧换旧’‘以旧换服务’的模式,让图书循环成为连接知识、情感与社区的纽带,实现了‘以书育人、以文化人’的长远价值,为全民阅读事业树立了榜样,也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焦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马洪光如是说。

  截至今年8月,杨常珍牵头的校园“同心书屋”已和焦作市7所市级学校、22所乡村学校实现牵手。最近,杨常珍创办的追梦志愿服务中心也明确了新定位。“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宽青少年阅读渠道,聚焦提升阅读兴趣、拓展社会实践、创造待业青年模拟创业机会、激发家长学习动力等方向,进行多维服务设计,打造家庭、社区、社会协同的公益生态。”杨常珍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