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书香巴士”绘本馆2012年来播撒一路书香,创办人柯永堃说:

“凭着这份纯粹沉淀出好口碑”

作者:本报记者 张福财 通讯员 蔡丽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16

刚刚过去的暑假,福建省南平市的小读者在“书香巴士”绘本馆内阅读绘本。受访人 供图


  “每周末和孩子一起去绘本馆读书、借书成了我们的常态。”9月7日午后,福建省南平市市民伍家翀像往常一样带着孩子来到“书香巴士”绘本馆,今年是他与孩子在这里共度亲子阅读时光的第三年。

  2012年3月,南平市“书香巴士”绘本馆悄然诞生。今年5月,“书香巴士”绘本馆从延平区文体路搬到新址建阳区顺昌街。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这个由当地人柯永堃自主创建的儿童阅读空间,将阅读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心间,陪伴他们度过了丰富又有意义的童年时光。


  让优质绘本惠及更多家庭


  走进“书香巴士”绘本馆,两侧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上万册绘本,绘本馆虽然面积不大,却干净明亮。

  “十几年前,南平尚属经济不甚发达的城市。彼时,绘本对当地许多家庭而言还是新鲜事物,市场上专为幼儿设计的图书也不多,兼具艺术价值与教育意义的高质量绘本更是稀缺。”柯永堃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当时在多数家长的认知里,绘本仅停留在“有图画的书”这一浅显层面,远未触及它在儿童启蒙、审美培养等方面的深层价值。

  柯永堃曾在福州市从事儿童教育培训,工作期间,他亲眼见证了许多家庭通过亲子共读,帮助孩子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这让他敏锐地察觉到绘本馆模式背后潜藏的广阔发展空间。怀揣将这份价值传递给更多家庭的想法,2011年底,他决定回到家乡南平创办绘本馆。

  “早些年,一套绘本动辄几百元,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加上孩子成长速度快,很多绘本读不了几次就被闲置,既浪费又可惜。”柯永堃坦言,正是看到这一痛点,他才萌生了以会员制收费和零散租阅模式运营绘本馆的想法。在他看来,相比直接购买新书,借阅制不仅大幅降低了家庭的阅读成本,更能让孩子持续接触到丰富多样的高质量读物,为亲子共读的常态化提供了便利。

  有了专属的阅读空间,柯永堃便开始琢磨,给孩子们挑选什么样的绘本?“刚接触这个领域时,我对绘本的了解并不深,只能靠刷网上的各类博客、微博,一点点摸索学习。”为了筛选出真正优质的绘本,搭建起系统的儿童绘本知识体系,柯永堃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最初的两年,常常为了给孩子们选一本绘本忙碌到深夜。

  目前,“书香巴士”绘本馆的图书已达1.4万余册,涵盖绘本、育儿科普、亲子教育等类别,满足各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求。“大部分绘本都是我在了解出版社、作者、内容后采购的。”国内外知名绘本画家和作家的名字,柯永堃牢记心间,遇到不知如何挑选书籍的孩子,他总能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阅读习惯推荐合适的图书。


  用亲子共读活动留住读者


  “为什么这本书上没有字呀?”小读者李诗琪指着绘本《孩子,狗,老人》疑惑地问道。

  “这是一本关于友谊、关爱与陪伴的无字书。没有字的书,可以留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柯永堃一边指着PPT上演示的绘本,一边回答。

  “书香巴士”亲子共读会上,柯永堃和家长们陪伴孩子们共读绘本,讨论关于成长的话题。

  “前期比较困扰的是活动的推广,以及如何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参加我们的亲子阅读活动。”柯永堃告诉记者,每周的故事会帮助绘本馆慢慢积累了一批固定读者,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口耳相传,渐渐让“书香巴士”的读者多了起来。“直到现在,很多上了初中、高中的孩子,还是会回到绘本馆来看一看,像回到了家一样。”

  现在的“书香巴士”绘本馆一到周末便座无虚席。这里的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包括绘本故事导读、角色扮演、小剧场表演、亲子共画、创意手工制作等,更有图书漂流、跳蚤市场绘本交换等户外活动。截至今年9月10日,“书香巴士”亲子共读活动已经举办了526期。

  “在绘本馆阅读、参加活动,不仅是孩子的成长时光,也给了大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在家长黄希雯看来,通过这些互动游戏,既增强了孩子的参与感和专注力,也帮助家长理解了孩子的成长需求。“我最想留给孩子的财富便是让她在书籍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对我而言,办一家藏书丰富的绘本馆,只要收入能够覆盖基础运营成本就足够了。读者来了,我尽心服务;即便暂时没有读者,也谈不上什么损失。”柯永堃告诉记者,多年来,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为小读者挑选好书、提供优质服务上,凭借着这份纯粹才在读者中沉淀出如今的好口碑。未来,他还将继续“驾驶”这辆“书香巴士”,带着孩子们在更加广阔的书香天地里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