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厚植高校沃土 铸就倍阅品牌
——湖北新华高校校园书店服务高校文化创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15
2024年湖北省“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活动现场。
倍阅·中南大店—倍阅音乐会。
作家马伯庸走进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新华 供图
华中农业大学倍阅·狮子山店。
自2018年9月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在华中师范大学打造首家高校校园“倍阅”书店以来,经过7年的不辍耕耘,“倍阅”书店结出累累硕果:“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活动被中宣部评为“2023—2024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倍阅·
中南大店获评全国“年度最美书店”,湖北新华高校校园书店的创新实践及探索案例被评为全国首届新华书店品牌“创新经营案例”,“倍阅”高校校园书店荣获“最 in校园店”“百家阅读推广单位”“最受市民喜爱的阅读空间”等省部级以上奖项40多个。
突出时代要求落脚点 强化校企共生共荣一体发展
新华书店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传播先进思想、为人民提供优秀精神食粮、启迪民智的光荣使命,要义不容辞地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载体和价值作用。
一是顺应政策要求,强化发展担当。2016年,中央宣传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引导和推动高校加强校园书店建设,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达到一定建设标准的校园书店。2019年后,教育部办公厅、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等相继出台指导和实施意见,为湖北省高校实体书店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湖北新华主动响应政策号召,紧紧围绕高校师生教育教学需求、全民阅读服务和意识形态建设,打造湖北新华书店子品牌——“倍阅”(即best reading space,取意美好的阅读场所),也将其作为湖北新华转型发展的创新探索。
二是明晰项目定位,突出精准谋划。厚植于书香荆楚、文化湖北的土壤,聚焦湖北省130多所高校的超过200万在校大学生,区别于传统的校园图书馆等“安静式”阅读、“流动式”阅读,定位于多种服务功能与服务业态的校园书店,构建立体化文化服务平台,打造书香校园“样板工程”;构建主流化教育资源体系,打造店校共享“思政课堂”;构建多元化学习环境,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文化客厅”;构建产业化创新创业模式,打造高校实习实训“示范基地”,积极在推动高校大学生阅读服务和思政教育创新上探索、实践、深耕,着力解决高校书店整体覆盖率不高、传统模式空间拥挤和服务模式单一、传统思政教育活动单调、平台和阵地缺乏等瓶颈制约。
三是强化星罗棋布,全力推进建设。自2018年2月起,湖北新华主动适应新时代文化消费新趋势和高校师生多元化、个性化阅读和文化品牌消费需求,遵循“共享、共生、共荣”的理念,聚焦高校文化主阵地和主导力建设,全面推进高校书店建设。精细制定《高校校园书店建设方案》,邀请专业品牌策划公司历时近半年时间调研论证,定制了“倍阅”校园书店子品牌,明确了高校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定位。突出校企携手,注重“文化引流、服务变现”模式,与本校特点、校园文化、师生群体需求等紧密结合,采取项目合作制等模式“一校一策”推进建设。自2018年2月起,以武汉重点高校为突破点,以市州头部院校为支撑点,系统性建设覆盖部属、省属、市属、民办院校的模块化网络及贯通研究型、教学型、技能型院校的类型化格局。近8年累计投入约5000万元,高效建成29家标杆校园书店,成功构筑高校市场先发优势与发展纵深。
突出倍阅品牌价值点 强化思政建设、文化建设一体促进
湖北新华积极探索将“倍阅”书店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标杆,成为高校文化建设服务样板。
一是构建主流化教育资源体系,打造店校共享“思政课堂”。
强化启智润心。联合湖北省大学生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汇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推动典型书目、应知应会与形态设计、文化注入、载体形式紧密融合。坚持“以书为媒、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实施“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活动,创新建立“红色阅读+”模式,特邀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等全国知名党史专家、作家开展讲座;为全省高校配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重点政治读物近1500万册、发行红色系列读物120余万册;各高校开展“大手拉小手,领读红色经典”“大手拉小手,相约乡读”“红色经典微课堂”等特色实践,累计策划了7560余场品牌文化活动,形成了“一校一策一实践”的品牌效应。
坚持线上线下。依托“倍阅”实体门店,建设湖北高校“学习强国”学习驿站,同步构建了由“倍阅书店”公众号及学习强国“倍阅读”线上专栏、“大学生乐读”公众号、“乐读小红”视频号、“走读红色经典”抖音号等组成的新媒体矩阵,形成了“一云一网一平台”服务场景。
打造行走课堂。举办“二十大代表面对面”巡回宣讲、“湘鄂赣三省大学生红色书籍阅读”、“鄂豫皖晋四省大学生红色讲座”、“湖北省大学生红色书籍讲座”等活动,开设《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成立“大学生红心宣讲团”,走进全国3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53所中小学开展“领读红色经典”“相约乡读”“红色经典微课堂”等系列社会实践,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点赞,用“请进来,走出去”结合的方式打造红色阅读品牌。
二是构建多元化学习环境,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文化客厅”。
注入管理要素。湖北新华以策划规划、文化服务、资源营销、运营管理、线上线下“五个一体化”,统一规范了书店品牌等标准化、模块化应用,打造了“图书+咖啡+文创+活动”核心业态。
丰富精神内核。通过“文化+”模式,整合所在高校优质的平台资源和湖北新华庞大的行业资源定制书店业态布局,打通了学科之间、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地域之间的壁垒,更好地服务高校全民阅读、思政教育和通识教育体系建设。
突出融合体验。通过门店“学习强国”线下体验中心和“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等线上线下品牌读书活动,提升学生沉浸式、场景式体验;通过与高校共建教材发行渠道和馆店共享平台,探索打造“倍阅”“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承接各类校园活动,让师生把课堂搬到书店。通过提供线上下单、线下送货服务,开展“网订店送”“网订店取”等配送业务,让师生足不出校就可以体验到“互联网+”线上线下一体化文化服务。
三是构建产业化创新创业模式,打造高校实习实训“示范基地”。
坚持“书店是学生的书店,学生是书店的主人”理念,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书店运营管理,使其才华在书店中施展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运营模式上突出学生主力,书店实行店长负责制,采取湖北新华派驻店长+学生团队运营模式,主动与所在高校学工处对接,在每家“倍阅”书店为优秀在校贫困生设置3—5个勤工助学岗位,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帮助困难学生,又带动学生参与校园书店活动组织和运营管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多元产品上突出学生主宰,携手校方打造创业实践平台,打造了“倍小阅”线上商城,通过线上线下举办“倍小阅探校”“倍阅名师荐书”等系列活动,展销深受高校师生喜爱的高校定制文创产品5000余种。书店将师生优秀创意作品进行产业化运营,通过湖北新华全省440余家门店展示推广,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有效助力校园文创产品走出去。如倍阅·华中师范大学店的校园文创整体销售中,学生创业公司设计研发的文创产品占比70%。
突出经营发展增长点 强化总量质量、效率效益一体提升
湖北新华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紧紧围绕“支点”建设和“做大做强创品牌”要求,通过创新经营模式、重构业务体系、革新考核办法、优化工作方式,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市场化业务、运营与考核管理机制。
一是聚焦战略方向,坚定不移推进“三个转型”。
加速从传统产品销售向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转型,重塑文化教育服务生态、打通线上线下消费空间壁垒、布局全域流量聚合新阵地。引入品牌业态,打造了多所高校“倍阅”“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充分满足了学生思政、阅读、研讨、咨询、展示等多种需求,“文化+”综合体经营模式逐步打开。
加速从单一出版物销售商向以文化教育为核心的产品集成商、平台服务商和产业发展商转型,以“大文化”“大教育”产业链拓展重构教育服务新场景,深度融入高校文化生态,着力构建集阅读、交流、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通过高效协同信息流、物流与服务流,构建业务间相互引流、彼此赋能的生态闭环,显著提升“倍阅”在高校市场性业务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与规模效益。
加速从“渠道商”向“文化+”“教育+”综合服务商转型,深度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寻求与部属、省属重点高校的合作共建机会,立足高校市场,把握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的核心要素,把握高校消费市场蓝海,成功构筑高校市场先发优势与战略纵深。围绕需求链构建服务链、拓展价值链,精准对标高校师生多元化、个性化文化需求,涵盖阅读学习、文化体验、创意消费、社交空间等多个维度的服务平台,实质性地探索从“图书经销商”向“文化教育服务商”跃迁的转型之路。
二是聚焦服务创新,坚定不移实施“三个重构”。
重构新需求。精准锚定大学生核心需求,联合京东物流推出“毕业寄”服务、携手湖北文旅发放景区畅游权益、联动犟人音乐打造“大学生音乐节”、协同甘露山开展滑雪体验营等特色活动与专属业务。以“文化市集”为引擎,精选好书好物及互动体验吸引市民,共创收近百万元。积极探索将服务能力延伸至内容供给侧,为出版社及知名作者提供高附加值收费服务项目,包括重点新书主题展陈策划、高校讲座及精准营销等,将店内开展的精品咖啡制作、非遗手工传承等高价值培训课程,深度融入高校教育体系,成功纳入高校选修课学分认证,“倍阅”书店跨界融合实现了商业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释放,有力驱动品牌“破圈”发展。
重构新平台。构建“书店+微店”“线下+线上”“店内+店外”双线体系,秉持“千店千面”的创新理念,活力“倍阅橙”与各高校文化基因、历史底蕴深度融合,构建阅读区、展演区、文创区、思政区、咖啡区等“多功能合一”的平台,驱动文创销售、活动策划服务、咖啡轻食等多元业务爆发式增长,2024年多元产品营收突破1500万元,形成“空间即产品、场景即流量”的正向循环。同时拓展大中专教材、重点图书读物、文化教育装备及高校馆配业务,实现阵地影响力向高校业务市场的价值溢出。
重构新模式。举办“倍阅杯”校园文创设计大赛,开发、销售各类文创产品2000余种,推动学生文创作品走向市场,借力新华微店、云店、抖音等平台重构消费链路,单次活动创收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深化模式拓展,服务湖北省教育厅职工书屋、湖北省商务厅党建学习空间、湖北广电传媒集团主题阅览室、武汉市纪委“廉政书屋”文化工程和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文化驿站等项目,拓展增长极。
三是聚焦双效统一,坚定不移实施“三个提升”。
提升运营水平。“倍阅”书店与高校共建“轻资产”模式,期间建设的“倍阅”书店绝大部分采取校方提供场地或减免租金,采用利润比例分成的模式实现联合共营。湖北新华打造了以“湖北新华教育服务平台+倍阅学习中心”为核心的线上平台矩阵,融合线上线下服务转型C端线上发行模式,通过省、市、县三级门店和“两员”运营团队组成双线融合营销服务网格,形成“产品+服务+活动”运营架构,从主流需求到市场细分,打通高校一站式营销链路。同时,“倍阅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倍阅爱学习学习强国学习驿站运维项目”“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活动”等多个项目获国家级、省级专项扶持资金。
提升服务能力。湖北新华将“倍阅”书店深度融入高校文化生态,在巩固主业优势的同时,着力构建集阅读、交流、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积极拓展多元文创、咖啡烘焙、教育研学等新兴业务领域,并坚定不移推动传统业务向互联网化的深度转型,建设覆盖“三网”及新媒体的强大渠道网络,推行“实体书店+微店(云店)”“本地直播+新媒体运营”的一体化营销服务模式。同时,通过精细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升物流智能化作业效能,带动了高校大中专教材、重点图书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提升品牌影响力。湖北新华致力于将“倍阅”打造为传递主流价值、凝聚校园共识、兼具青春活力与学术深度的精神标识,持续输出“书香长江阅读周”“荆楚阅读季”“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等高品质品牌文化活动,全面提升了“倍阅”品牌在高校群体中的影响力、感召力与归属感。2025年,湖北新华组织开展“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燃吧,青年!”大学生读书月和“阅见荆楚行”“红色经典伴读计划”“专家系列讲座”“青春读书会”系列活动,通过故事化诠释、人格化承载、常态化阅读等方式,把“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活动进一步打造成为高校的红色文化名片、行走的宣传阵地、交流的广阔平台。
“倍阅”品牌建设取得的成绩,依靠于把脉时代、把准方向、把牢关键、把好需求。未来,湖北新华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扛起攻坚之责,弘扬实干之风,筑牢发展之基,持续深耕“倍阅”品牌价值,努力为湖北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作出自身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