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匠心雕刻 文创生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03
纪念藏书票
油灯荧光
中国航母福建舰纪念券设计图样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三款以钞券工艺打造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以货币级的雕刻技艺为骨、防伪技术为魂,在方寸之间镌刻历史烽烟、传承文明薪火、见证大国崛起。从抗战烽火中的长城,到千年文明里的灯盏,再到蓝海之上的巨舰,这些不仅是工艺的杰作,更是民族精神图谱的缩影。在凹凸的雕刻中触摸历史,在荧光的跳动中看见传承,在精密的防伪里读懂力量,钞券工艺不仅仅是收藏的载体,更成为记录时代精神的文化密码。
以刀为笔 刻绘历史脉络
三款文创产品均以钞券级雕刻技法为核心,由顶尖雕刻师团队历时数年匠心创作。这种源自货币印刷的雕刻凹版技艺,凭借线条精细入微、层次丰富立体、防伪性能突出的特质,成为高端文创产品的标志性工艺。每一寸刻痕都承载着匠心与深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藏书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8月发行,与其出版的《抗日战争》系列图书相呼应。票面主景为蜿蜒起伏的长城,出自雕刻大师花瑞松之手。这位曾参与新中国第一枚建国钞、第五套人民币“人民大会堂”等核心图案创作的匠人,以精湛刀工还原长城护国脊梁的巍峨,刚毅有力的线条勾勒砖石纹理,既展现长城的雄伟气势,更将抗战时期全民族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融入其中。票面虽仅方寸大小,却因细腻刻痕尽显历史厚重,触摸时的凹凸质感,仿佛能让人重温那段烽火岁月。
《灯灯相传》雕刻凹版手作书由中华版权代理有限公司、扬中市油灯博物馆、开化县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与刻意工坊联合出品,于8月27日开售。创作团队从扬中市油灯博物馆300余件馆藏中,精选13盏代表性油灯,以器物史串联文明史。由邮票雕刻名家杨志英、徐喆与青年雕刻师亚磊共同雕刻创作,耗时两年。汉代“人擎双灯盏漆灯”“瓷质娃娃油灯”……每一盏油灯的造型、纹饰都通过刀工精准还原。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发行的中国航母福建舰纪念券,将雕刻技艺与军事美学完美融合。其贵金属版本已上市发行,纸质版计划于9月10日上市。雕刻师以细腻笔触刻画福建舰的巍峨、战鹰的灵动,票面右侧暗藏的“CN”潜影标识(China Navy缩写),采用人民币专用潜影技术,从45度角倾斜观察即可显现,既呼应军事保密特性,又增添互动趣味。背面则展现航母战斗群劈波斩浪的壮阔场景,每一处细节都见证中国海军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突破,让大国重器的自信通过雕刻艺术具象化。
荧光焕彩 点亮精神星火
货币级荧光防伪技术的融入,让静态的雕刻作品在紫外灯下“活”了起来。这种利用特殊油墨在不同波长光线下呈现差异化色彩的技术,本是货币防伪的安全锁,而在三款文创产品中却化作传递精神力量的光影语言,让文化内涵在光影互动中更显生动。
纪念藏书票在紫外灯下,展现出震撼的视觉冲击。主标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金光闪耀,“全民族的抗战”字样如星火燎原,象征抗战精神永不熄灭,将铭记历史的主题以光影形式进行传递。
《灯灯相传》手作书的荧光设计兼具巧思与叙事性。当紫外灯照到梁家河村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生产”砖座油灯时,会出现“跳动”的小火苗。这种灯灯相传,让人感受到文明在每一盏灯的微光里生生不息。
福建舰纪念券在紫光灯下则呈现“海陆空联动的视觉史诗”。正面福建舰舰体、战鹰、海上日出同步发光,背景群鸽展翅动态场景栩栩如生;背面的航母编队战斗群、华表分别点亮,呈现红与黄色,以及五角星同步闪耀,形成红蓝黄渐变荧光的绚丽效果。
恪守标准 赋予专属标识
从纸张到油墨,从制版工艺到印刷流程,三款文创产品以货币级标准打磨每一个细节。这种对工艺的极致追求,让它们不仅是艺术品,更成为当代中国印刷精度与匠心精神的微观样本。
纪念藏书票尺寸仅160×97毫米,虽小巧却承载货币级工艺标准。除雕刻与荧光外,采用专色印制工艺确保色彩精准,每张藏书票均附有唯一独立编号,如同为凝固的历史赋予专属身份标识。
《灯灯相传》手作书在材质选择上尽显匠心。纸张选用明清皇家御用开化纸,薄如蝉翼却具备“纸寿千年”的特性。当雕刻凹版的油墨附着其上,墨层堆积的凹痕与纸张的温润质感形成奇妙反差,搭配四眼线装传统装帧,翻阅时仿佛能听见纸张沙沙的轻响。更显珍贵的是,随书装订的2×2厘米原版铜版从13幅原雕刻版中切割而成,全球限量208本且每本编号独一无二。
福建舰纪念券尺寸同样为160×97毫米,每张均有独立编号,基础材质采用钞券专用水印纸,内含安全变色金属线,透光可见云纹暗记。同时融合回位技术、纽索团花、三维浮雕、潜影技术、微缩文字等多重尖端防伪底纹,结合炫彩荧光、UV工艺、变色油墨、日光油墨等数十道工序,成为工艺与内涵并重的典范。
(作者单位:天津刻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文图片均由刻意工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