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有些声音,必须被铭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15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在唐人元稹的诗句里,藏着季节轮转,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万物更迭。阅读,让我们在流转的时光中,为心灵找到恒定坐标,本期上榜图书,引我们跨越时空,与不同的灵魂对话,在别人的故事里照见自己,在深邃的思想中向内探寻,丰盈自我。
崇尚读书,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就通过成语等接触过许多古人的读书故事,但很多人并没有仔细思考过应该如何吸收借鉴读书方法和精神。《中国古代读书故事》以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和透彻的思考回答了为什么读、怎么读、读什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正如作者吴尚之所说,“借鉴古人读书的方法固然重要,了解他们的读书故事、学习他们的读书精神同样重要。”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考证严谨,引必有据,力求做到每一个故事都有出处,增强故事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在《海燕》中,姚鄂梅的书写让普通人的人生再次被看见。“我通过文字演绎她们的人生,展示她们‘这样活过’。”姚鄂梅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在她的文字里,读者会被生活的琐碎所吸引,而那里藏着最真实的时代印记。她眼中的个人,是鲜活的生命本身。对于姚鄂梅来说,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时代最细微的脉动。书中的林海燕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女孩,她像千万个平凡人一样,读书时默默无闻,工作时不被看重,但她始终在生活的夹缝中努力向上生长。小说通过她跌撞前行的经历,展现了普通人物生命里的惊雷,写出生活最真实的粗粝质感。
当战争的烽火漫进童年,应当如何守护孩子的童心?这是儿童文学作品《钟声》带给我们的思考。在作者吴洲星看来,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不仅要在作品中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还应该积极主动向少年儿童讲述历史,记录那些经历过苦难的心灵,“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过去,了解我们民族经历过的苦难,了解我们与那些遥远的时代、过去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唯有此,才会对人类、对生命、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吴洲星善于将对儿童情感与心灵世界的表达安放在核心位置,表现他们面对种种磨难时的勇气与意志,在《钟声》这部作品中,她以成长为主线,折射出战争的残酷。正如出版家海飞在评论中写的,“单纯地书写战争并不是目的,以儿童的生命经验去进行反思和追问,才是《钟声》的价值所在。”钟声回响,提醒我们,有些光,不应熄灭,有些声音,必须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