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舞台上演家庭阅读故事
——“妈妈导读师”2025中国亲子阅读大赛香港赛区活动侧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01
“准备比赛的两个月里,我们全家人每天晚饭后都会围坐读书。‘妈妈导读师’让我们全家重新把读书时间固定下来,这种亲子共读的体验比获奖更有意义!”7月16日的“妈妈导读师”2025中国亲子阅读大赛香港赛区活动结束后,郑舒馨、郑雅馨的妈妈感慨地说。
巧思纷呈开启阅读无限可能
从《猫房子》里发生的感人故事,到《阿文的小毯子》中温暖的情感依恋;从《猜猜我有多爱你》溢出书页般的温情拥抱,到《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扣人心弦的智勇交锋,再到《孟母三迁》的深远智慧与《叶公好龙》的诙谐哲思……12组参赛家庭,用声音、肢体和无限的创意,将一本本精心挑选的图书从静态文字转化为舞台上的鲜活风景。
活动现场,小选手李静翕化身绘本《阿文的小毯子》中的“阿文”,紧紧攥着她的“小毯子”,眼神里满是不舍与依赖。6岁的李昭融与妈妈依偎,手捧《猜猜我有多爱你》,将小兔子与大兔子之间爱的“较量”化作张开双臂的跳跃和甜蜜的拥抱——“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简单的话语,在母子眼神的流转间传递出无限深情,引发了全场共鸣。
本次大赛,舞台不仅是阅读展示的场所,更成为亲子共创的阅读游乐场。参赛家庭通过绘本剧、角色扮演、创意道具,将“导读”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让阅读成为可听、可视、可感、可互动的立体体验。
“这些家庭的演绎超越了简单的朗读,是真正的创造性表达。他们证明了亲子阅读原来可以如此生动有趣。”“妈妈导读师”香港赛区评委莫汶在点评时感慨道。
赛后,“妈妈导读师”香港赛区专家顾问李铁秋表示:“从温馨的绘本故事到经典的成语典故,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下,都能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正是阅读带来的无限可能。”
以赛促读普通话推广成亮点
活动现场,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李忠回顾了“妈妈导读师”在香港地区的发展历程:“自2019年活动落地香港,到今年2025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亲子阅读的理念在香港这片土地上愈发深入人心,参赛家庭在普通话流畅度、情感表达方面进步显著。今年,活动首次由香港普通话专业协会承办,进一步推动了普通话阅读在香港家庭的普及。我们期望持续以书为媒,深化内地与香港家庭在文化情感上的紧密联结。”
本次活动评委由教育专家及语言学者组成,他们特别关注家庭在语言表达上的表现。评委张海瑶在点评中提到:“参赛家庭不仅展现了阅读的乐趣,更通过普通话的演绎,体现了香港青少年儿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亲子共读是语言学习的鲜活课堂,也是文化根脉的延续。”“妈妈导读师”香港赛区专家顾问潘静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作为活动的承办方,香港普通话专业协会创会主席靳彤彤也强调了语言与阅读的双重价值:“普通话是沟通的桥梁,阅读是心灵的滋养。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妈妈导读师’这个平台,香港家庭不仅展现出优秀的普通话能力,更以充满创意的方式演绎经典,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香港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根植文化书香涵养家国情怀
身着传统服饰的李雨錡和妈妈格外引人注目,不仅服装契合传统文化主题,母女二人带来的《孟母三迁》也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当李雨錡的妈妈讲述孟母为子三迁、择邻而处的深意时,台下不少家长频频点头。而蔡芷洢、蔡骐恒家庭阅读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所展现的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的精神内核,也在家庭投入的演绎中得到彰显。
评委苏少萍在点评时特别指出:“这些经典的选择和精彩演绎,不仅展现了孩子们优秀的普通话能力,更可贵的是,在共读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美德,如同春雨般无声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对此,李忠表示,“妈妈导读师”活动已成为两地家庭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未来将探索更多联动形式,让阅读“小舞台”助推文化“大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作为特邀嘉宾观看比赛后,动情地表示:“每一个登台的家庭,都在用行动诠释‘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妈妈导读师’搭建的不仅是一个比赛平台,更是一座促进亲子关系、传承优良家风、推广阅读的坚实桥梁。希望这座桥,能通往香港越来越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