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创造清朗活力文化空间

作者: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9

  杭州市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现场。 杭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 供图


  针对网络侵权盗版这一行业沉疴痼疾,浙江省杭州市作为全国互联网产业高地,持续探索版权保护创新路径。2024年4月,杭州市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促进会携手杭州互联网法院共同揭牌设立“杭州市版权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针对版权侵权案件,尤其是互联网侵权盗版案件,提供版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杭州方案。

  杭州市委宣传部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杭州市紧贴互联网+城市和网络侵权问题实际状况,会同公安、法院、文化执法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加强网络版权保护,努力创造更加公平、更具活力的网络版权清朗环境。


  强化协同监管 开展常态巡查


  杭州电商业发达,针对电商平台加强版权监管,从源头遏制侵权盗版行为尤为关键。为此,杭州强化电商平台主体责任制,引导电商平台建立健全版权保护规则。2025年杭州市文化市场执法监督指导中心在总结驻重点电商平台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驻网络平台监管指导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政企协同监管,优化营商环境。

  具体来说,完善网店证照核验制度,坚决关停无证经营和许可证造假店铺,从源头上清理销售侵权盗版出版物活动路径。对被举报商品进行主动监控,排查关联账号及其商品等有效措施,提高打击盗版的精确度和有效性。采取技术措施加强防范,对热门档电影、电视剧、畅销书籍进行前置保护。优化监控措施,针对有商家通过变异行为规避监管的情况,不断更新优化关键词,持续屏蔽、查删违规商品。近3年来,杭州市文化市场执法监督指导中心共处理和删除各类侵权盗版等违规信息或链接18万余个(条),处置相关店铺8万余家次。

  加强监管的同时,加大网络版权巡查力度,为版权保护提供双重保障。杭州市各级文化市场执法监督单位积极开展“剑网”专项行动,以视听作品、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在线教育等为重点,不断加大版权执法巡查力度,规范相关行业版权秩序。

  此外,强化全国各地版权核查区域合作,为全国版权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持。一方面,将发现的涉嫌侵权线索移交各地依法查处;另一方面,配合各地调取相关信息以及提供分析研判内容。近3年来,杭州平均每年为其他地区办理相关协查案件近200件,将打击违法行为延伸至全国各地。


  侦办大案要案 加大震慑力度


  在历年“剑网”专项行动中,杭州各级公安机关聚焦“犯罪打击、服务保障、共治共享”,围绕“杭商”“版权”等主题,一直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侵犯著作权犯罪行为。

  近3年来,累计侦破侵犯著作权案件62起,其中10起案件被挂牌督办,2起被列为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或“剑网”行动十大案件,涉案金额逾3亿元。针对近年来通过互联网实施盗版侵权日益突出的问题,杭州市各级文化市场执法单位以国家版权局发布的《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为指引,着重查办了一批网络侵权的典型违法案件。如余杭区查办的非法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流浪地球2》案、钱塘区查办的盗录并非法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年会不能停》案、临平区查办的某纺织品公司对《哪吒之魔童闹海》侵权案,及时制止了侵权复制品扩散,有效打击了侵权违法行为。

  结合杭州打造国际高水平“赛会之城”目标,做好重大赛事版权保护执法也成为重中之重。在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重要国际体育赛事举办前后,杭州市制定下发《杭州市迎亚运著作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专门召开杭州市文化市场护航亚运行政执法工作部署会,要求各地加强亚运知识产权保护检查工作,持续打击涉亚运侵权行为。2023年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约1.7万家次,清理电商平台上亚运侵权物品近6000个,删除链接4500余个,查办了多起涉及冬奥会、亚运会侵权案件。其中,亚运吉祥物雕塑作品侵权系列案既实现了对侵权上、中、下游全链条的打击,又明确了公益使用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合规途径,为疏堵结合、依法保护、合理使用版权作品提供了范例。


  加强案件审判 构建法治屏障


  今年初,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结一起涉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案,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分类施策的规制原则,明确作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服务提供者的合理注意义务及过错认定规则,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认定划定了边界。

  杭州各级法院机关以裁判“树规则、明边界、促治理”,积极研判数字经济时代著作权司法保护新问题,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以高质量审判为标尺,构建著作权司法保护屏障。

  审结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新型案件,为全国相关案件审判提供了参考借鉴。如潮玩盲盒直播侵权案,明确在直播过程中未经授权展示、销售与潮玩作品实质性相似的商品,构成对权利人著作权的侵害,并依法判定举证责任,有效保护著作权人,更好地适应了直播销售模式下商品流转的特殊性,为直播平台构筑法治屏障。

  通过技术赋能,打造应用场景,则进一步激活著作权司法保护新动能。杭州坚持创新引领,持续供给司法增量服务,不断提升批量维权诉讼专项领域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要用好“法护知产”侵权预警、信息协查功能,为进一步研判诉讼风险和社会治理风险提供数据支撑;持续拓展“版权AI智审”应用的适用面和使用率,严格遵循作品权属追溯查询的工作准则,杜绝恶意维权和权利滥用情形发生。配合建立“法护知产—协同保护”子应用协同机制,加大“知产协同保护”平台使用力度,推动行政、司法机关形成著作权保护合力。


  完善保护机制 形成保护合力


  近期,杭州市西湖区成功破获一起侵犯著作权案,警方经过精心研判与周密部署,分批次出动上百名警力奔赴江苏、山西、河南等10余个省市进行大规模收网打击,扣押涉案电脑、手机上百台,查封侵权盗版考研视频资料超10万部,盗版考研书籍近30万册,总计涉案金额达1.12亿元。

  这些案件顺利侦办,离不开杭州市新闻出版局从顶层设计着手,建立完善版权保护机制,提升打击侵权盗版的保障力。如建立“协同保护”机制,由市新闻出版局牵头,与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旅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协作机制的指引》,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民、行、刑”衔接,形成知识产权执法合力。建立“会商督办”机制,会同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时对全市重大、复杂、疑难著作权犯罪案件进行联合会商,并建立联合挂牌督办机制,及时解决侦查办案及诉讼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建立“警务联络官”制度,在全市组建了一支由113名民警组成的版权保护警务联络官队伍,以“一企一警”的标准对企业开展线索收集、普法宣传等工作。

  不仅如此,杭州还聘请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市律协负责人以及版权鉴定专家等业界权威人士,作为杭州市版权领域专家,为著作权侵权鉴定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