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安徽版权印记(2024—202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9
2024年以来,安徽省版权相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扎实推进版权保护和运用,有力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版权市场秩序,为促进文化和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 安徽市县两级版权部门机构改革调整到位
2025年4月,举办安徽版权与文化创新发展大讲堂。
2024年12月,上线《著作权法》网络课程。
2024年,安徽省市县两级版权管理工作划转至同级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全省版权管理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
一年多来,安徽省版权局紧跟市县版权部门机构改革进程,积极主动做好版权业务衔接和培训指导。举办安徽版权与文化创新发展大讲堂,邀请著名知识产权专家作专题讲座,组织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单位负责同志参加。通过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上线《著作权法》网络课程20集,受众近9700人次。举办全省性版权业务培训交流活动9次,培训业务骨干1300余人次。
2 安徽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效突出
2025年6月,召开安徽省软件正版化工作联席会议。
医疗卫生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检查现场。
2024年10月,国家版权局公布第一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安徽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经验做法入选。
近年来,安徽扎实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全省党政机关提前实现省市县三级软件正版化全覆盖,国有企业和卫生健康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全国领先。江汽集团、省投资集团、叉车集团、乐堂动漫公司、引江济淮集团、省能源集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效突出。2024年安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连续3年进入全国前十。全省软件服务业收入从2012年的125亿元跃升到2024年的2501亿元。
3 安徽117家单位和147名个人荣获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奖励
2025年5月,黄山市版权部门获赠锦旗。
2024年以来,安徽版权相关部门聚焦权利人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着力加强版权执法监管。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出台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版权保护、推进版权纠纷诉调对接等政策,修订细化版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治理,持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院线电影版权保护等专项行动。突出大案要案查办,推行重大案件会诊机制,组织集中办案,发布典型案件,培育业务骨干,不断提升案件查办质效。全省近两年获得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奖励数量同比增长80%。
4 安徽积极探索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新路径
亳州第四届二夹弦戏曲大赛。
徽州剪纸。
2025年6月,亳州市谯城区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成为安徽继黄山市、安庆市怀宁县之后,第三个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
近年来,安徽省版权局率先开展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省级试点,指导有关市县优化民间文艺版权确权、用权、维权服务,重点探索徽州文化、传统戏曲、中医养生民俗、工艺美术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版权保护利用新路径。黄山市通过行政调解帮助竹艺轩公司获得赔偿,在香港书展期间发布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微纪录片和文创卡牌。安庆市怀宁县推出黄梅戏情景剧《版权保护促发展》,打造黄梅戏版权保护主题展厅。亳州市借助国际药博会平台宣传展示民间文艺作品,推介知亳五禽戏等版权衍生产品。芜湖市镜湖区举办铁画创意设计大赛,建设铁画样稿版权库,推出微短剧《画铁仙师》,芜湖工艺美术厂荣获年度全国十大著作权人(美术类)。
5 合肥市版权护航智能语音产业跨越发展
2025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大讯飞展区。
2025年7月,国家版权局公布第二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合肥市推进智能语音软件版权保护运用经验做法入选。
近年来,合肥市以科大讯飞为龙头、以高新区为核心,打造中国声谷产业创新中心,加大智能语音软件版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力度,引领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近两年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为17.87万件,全国城市排名第八。“中国声谷”集聚企业超1500家,产业规模达1700余亿元,相关产品项目近3年累计销售收入超4000亿元,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注入强劲的版权动力。
6 黄山市歙县版权保护助力徽州鱼灯火爆“出圈”
2025年6月,徽州鱼灯亮相上海纽约大学毕业季。
2025年7月,国家版权局公布第二批版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黄山市歙县徽州鱼灯民间文艺版权保护运用经验做法入选。
2024年以来,黄山市歙县深挖千年鱼灯版权价值,助力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和国际交往。建成鱼灯工坊24处,组建鱼灯表演团队15支,创作推出鱼灯主题微短剧、网络游戏、国货联名、文创产品等近200款。2025年春节期间,瞻淇村鱼灯巡游表演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汪满田村鱼灯版权衍生产品为村集体增收160万元,全县旅游收入达10.87亿元,酒店订单增速位列全国县城第三。徽州鱼灯先后亮相国际版权展和香港书展,获评2025年度十大IP(非遗文博类),相关版权保护运用成效做法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头版宣传推介。
7 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获评国家“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良好试点单位
安徽文交所与多家版权机构签约。
2024年5月,中央网信办通报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终期评估情况,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获评国家“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良好试点单位。
近年来,该交易所搭建的文化产业联盟链——皖文创链,建设优化安徽版权在线数字服务平台,设立影视版权基金,参与制定《基于区块链的文化数字内容跨域共享技术要求》等行业技术标准,提升版权存证确权等服务水平。
8 安徽省遴选培育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项目
2025年3月,评选发布首批安徽省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项目。
2025年1月,安徽省版权局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遴选培育首批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项目,涉及安徽出版集团和合肥、亳州、蚌埠、芜湖、宣城、铜陵、池州、黄山8个市。
此次活动重点围绕“版权转化运用促进安徽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宣传展示文化创新成果版权价值,拓展版权转化运用渠道,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引导带动更多文化创新成果赋能制造业、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
9 安徽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版权宣传活动
2025年4月,滁州市举办“创艺无界 权亦有道:版权保护与人工智能”特展活动。
近年来,安徽版权相关部门围绕“保护版权 激励创新”主题,组织开展系列版权宣传活动。安徽省版权局开设安徽版权微信公众号,制作发布徽风皖韵系列版权宣传海报和音视频,上线版权知识微讲堂,刊发《安徽画报》版权专版,组织各地版权相关部门采取专题讲座、专版专栏、展播展演、创意大赛、有奖问答等方式,广泛宣传普及版权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版权意识,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10 安徽省版权保护协会活动精彩纷呈
安徽省版权保护协会发布安徽省首届十大著作权人。
安徽省版权保护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发布安徽版权保护倡议书,举办2024安徽版权年会,评选首批安徽省十大著作权人,发布年度安徽版权影响力企业,组织版权经纪人训练营等活动,引导版权相关企事业单位加强版权资产管理,交流版权保护运用经验做法,积极培育良好版权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