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学升温 “新华印刷”创新传承“新姿势”

作者:本报记者 王勤 祝小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4

  北京新华印刷精心打造红色工业研学。北京新华印刷供图

  师生们了解广西民印集团印制的精品图书。

  蔡叶子摄

  孩子们打卡上海印刷集团220米长的印刷车间参观步道。上海印刷集团供图

  安徽新华印刷互动体验项目。安徽新华印刷供图

  幼儿研学团在河北新华一印沉浸式体验现代印刷全流程。河北新华一印供图


  “如何在技能学习中传承和发扬大国工匠精神,如何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日常专业学习的动力?”这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研学后引发的思考;“我知道了课本‘诞生’的秘密”是中小学生走进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后的真挚感慨;“终于把课本知识与工业场景串联起来了”则是大一学生在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主题实践后的切实感受……

  随着暑期到来,印刷研学凭借“传统文化体验+印刷工业探秘”的独特魅力,成为青少年假期活动的热门选择。《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日前采访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西等地新华印刷企业了解到,这些承载着红色基因与文化使命的“新华系”企业,精心打磨出一批专而精的特色项目,“变身”炙手可热的研学打卡地。而印刷研学的品牌辨识度与影响力,也在一场场沉浸式体验中悄然提升、逐渐凸显。


  深耕底蕴 印刷研学体验焕新


  7月伊始,承载着传承印刷文化使命的江苏凤凰印刷文化博物馆正式揭开面纱。这一由江苏凤凰新华印务集团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标杆式文化工程,集历史陈列、VR(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红色印迹、课程文创于一体,为暑期研学注入新活力。

  “近两年,我们充分运用凤凰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和自身印刷工业资源,将印刷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重点打造工业研学项目、建设印刷文化博物馆,不断提高印刷产业的附加值和创新性。”江苏凤凰新华印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忠春向记者介绍。

  同样在7月,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的研学项目迎来了小体验者。这个今年初启动筹备的项目,依托河北新华一印87年的行业积淀与保定市印刷博物馆的独特资源,涵盖历史溯源、印刷工艺流程观摩、线装书装帧制作体验等丰富内容。

  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史可军介绍,他们立足传承印刷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初心,围绕研学目标、路线规划、安全保障等核心环节反复优化,希望串联起历史脉络与现代实践的完整叙事链,让线路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场馆升级、项目创新,研学路径各有特色,但其核心都是以历史底蕴让体验“沉”下去,以科技赋能让文化“活”起来。

  在这样的热潮中,广西民印集团逐渐探索出自己的路径。其坚守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初心,从2019年起便开启研学序章,积极打造“一本图书的诞生”精品研学。

  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韦鸿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西民印集团经过不断探索实践,至今初步形成符合最新发布的《研学旅游课程与线路设计指南》的“一课程、一长廊、一路线、一队伍”精品研学品牌,构建起覆盖印刷文化全链条的研学矩阵。

  从系统讲解图书诞生到直观展示印刷技术演进,从近距离观摩生产流程到专业讲解印刷历史与工艺,广西民印集团通过“四个一”,让“行走的课堂”既有文化厚度,又有互动温度。


  圈粉秘诀 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


  印刷研学为何能持续吸引青少年?记者采访发现,其核心在于跳出走马观花的浅层模式,以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真正“走进”印刷世界。看得见生产场景、摸得着工艺细节、带得走文化符号的设计逻辑,让每位研学受众都能得到实打实的体验和收获。

  在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青浦印刷园区,这种圈粉逻辑体现得尤为鲜明。跟随园区专属卡通形象“IN仔”和“KK”的指引,参观者可以沿着全长220米的印刷车间参观步道一路打卡,从编辑排版、印前设计,到印刷环节,再到印后加工,书籍诞生的全流程在眼前清晰铺展。这两个萌趣形象的设计也暗藏巧思,灵感源自西周时期的“印”字,拆分字形而成的造型,让印刷的历史基因以童趣方式被感知。

  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夏连峰介绍,集团以青浦印刷园区为中心,围绕“一本书是怎样制成的”,从历史文化、工艺技术、行业应用、科技创新等方面设立多视角的旅游活动路线。围绕“IN仔”和“KK”研发的80余个SKU文创衍生品,则让带得走有了具体载体。

  在北京新华印刷,印刷研学被赋予了鲜明的红色印记。其精心打造的“追寻红色印刷足迹·探秘一本书的诞生”“字书溯源·文脉寻踪”两款常驻红色工业研学,成为青少年了解印刷历史与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们的研学活动以‘参观+体验’为核心模式,形成红色基因铸魂、文化脉络贯穿、沉浸式体验赋能的鲜明特色。”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晋表示,他们还专门开发特色课程,设置情景党团课、开展经典朗读、组织印刷工艺实验等,以沉浸式场景再现红色历史情境。

  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的研学则充满亲子温度。“印刷文化课堂——我带孩子逛工厂”亲子工业研学课程是其在工业旅游领域的创新探索。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艺介绍,印刷文化课堂工业研学项目区别于博物馆式参观工厂项目,所有参加体验者均按小班制课程式体验研学内容。除了展示一本书的诞生过程,还向参与者普及抵制盗版书、正确使用教材、教材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等内容,为研学项目增添更多知识性、科普性元素。

  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的印刷文化综合体验馆,则在“摸得着”的传统技艺与“看得见”的科技赋能中找到平衡。孩子们既能亲手体验活字印刷的完整流程,感受古老技艺的温度;也能通过VR、AR(增强现实)等技术,沉浸式了解印刷知识和文化。“动手时能摸到木字模的纹路,戴设备能‘走进’历史场景,这种体验比课本更生动。”有学生这样分享感受。


  品牌凸显 “新华研学”影响力持续攀升


  随着印刷研学深入推进,以新华印刷为代表的印刷企业逐步突破单场活动的局限,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效应。从精准定位的受众覆盖、官方认证的资质加持到口碑沉淀的社会认可,“新华研学”的品牌辨识度与影响力正持续提升。

  广西民印集团以分龄定制策略打造精细化品牌。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广西民印集团已开展研学活动320余场,服务1.1万余人次,其中小学生占比56.25%,大中专院校学生占比21.87%。针对不同群体的课程设计极具针对性,中小学研学紧扣教学要求,融入趣味体验环节;大中专院校侧重实训与课题研究,强化专业知识衔接。

  “我们紧扣主责主业的优势与特点,注重研学内容的设计与延展,将知识性、科学性、体验性融为一体。”韦鸿学表示,广西民印集团正加快推进园区智能化转型升级及研学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安全适宜、主题鲜明、体验丰富且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基地。

  依托深厚的红色印刷历史底蕴,北京新华印刷自2023年底启动红色工业研学活动以来,逐步将活动辐射至北京市全域。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中小学、社区、社会单位及高等院校等各类群体百余批次。“我们计划以北京为起点,将这套具备强可复制性的研学模式向全国推广,进一步扩大红色工业文化的传播范围。”张晋如是说。

  上海印刷集团青浦印刷园区的品牌进阶路径清晰可见:2022年被列入上海工业旅游发展重点项目清单,2023年6月对外官宣,后又先后斩获2024年“上海市工业旅游景点服务质量达标单位”、青浦区“品牌驿站”等荣誉,并于2025年获评“上海市工业旅游基地”。下一步还将依托实体经济主战场,将生产要素变身旅游产品,以工业文化赋能产业发展,利用新模式、新业态,实施“文化+产品”系列行动,把更多的红色资源、工业遗存转化为文旅资源。

  安徽新华印刷则通过课程创新构建品牌竞争力,逐步开发出“印刷探秘”“智慧工厂解密”“创意印刷工坊”等特色课程,形成一套完善的科普研学教育体系。该体系已实现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阶梯式覆盖,并与省内12所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凭借扎实的运营成效,安徽新华印刷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称号,品牌吸引力持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