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跨越大巴山,三秦书香润山城

作者:本报记者 商小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3


  7月25日至28日,山城重庆将迎来一派书香弥漫的景象——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将在此举办。届时,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将携旗下8家出版社集体亮相,展示展销图书涵盖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少儿教育、养生保健、自然科学等多种品类,1500余种精品图书汇成一片文化海洋,向山城读者与全国出版界展示三秦大地深沉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出版活力。

  此次参展,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精选了近年来能够展示陕西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重点新书,让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交相辉映。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史话》丛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系统梳理延安时期党的历史的基本方面,将教学、学术与宣传融于一体,探索出一条传承红色基因的新道路。三秦出版社带来的《影像丝路》第一辑则如一部视觉史诗,将古老丝路的研究成果与壮阔实景影像巧妙融合,为广大读者呈现丝绸之路全景图及其深厚内涵。

  秦岭深处,草木有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山中精灵:遇见本草》以秦岭为舞台,通过五大主题板块,深度挖掘并展现50种特色植物的独特魅力和生命智慧;“中药文化传承系列”丛书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品种,通过精美且兼具写实感的插画、清新自然的语言呈现各种中药独具特色的生长特性、饮片特征以及常用的中药炮制知识。

  文学的感性与思想的光芒同样在书页间闪耀。太白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那人》,收录陕西作家周瑄璞近年来发表的9篇中短篇小说,描写了城乡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物,讲述了他们的生活、命运和情感故事。三秦出版社重点推出的《汉魏两晋佛教编年》,在编年体的框架下将不同文献中的同一事件之记载考辨归纳,对汉魏两晋佛教历史上的许多历史事实和年代进行了认真分析和严谨考辨。

  为让图书承载的文化脉络更加深入人心,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精心策划了多场各具特色的活动。如陕西人民出版社将举办《现代文献中国·解放区报纸汇编(148卷)》和《过秦岭》新书发布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将举办《中国古代教育经济思想史稿》座谈会,未来出版社将举办“非遗瑰宝润童心 文字点亮成长灯”图书分享会,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将举办《考古遗址里的中国(第二辑)》新书发布会,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举办陕西乡土木版图画分享会,太白文艺出版社将举办“长安手艺活”丛书新书发布会、《我在长安玩摇滚》读者见面会,陕西旅游出版社将举办“青色”行旅散文新书预热活动。

  此次参展,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既为展示近年来的优秀出版成果,更为加强与行业、读者的交流互动。

  “虽然我们长时间埋头在策划选题、打磨初稿、校对文字、设计装帧、营销推广中,但真正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却很少。书博会能够让我们与读者近距离接触,直接对话。”陕西人民出版社第五编辑部主任韩琳说。

  通过参与书博会,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各出版社编辑人员紧扣自身的选题方向,可以细致考察同类书籍的市场表现,认真倾听读者的反馈与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市场调研;发行人员将主动走近新老客户,巩固既有的合作渠道,探寻新的合作契机,让合作关系在密切互动中持续深化。此外,新华书店订货人员也将与参展的出版单位紧密对接,详尽了解新近推出的重点新书以及备受市场青睐的畅销图书。

  “前几天,看到有的出版社编辑运用AI加持的全流程线上融合出版平台,6个月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张亦偶表示,参与书博会,也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向同仁请教的好机会,如AI编辑工作室在选题策划、数据分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智能推荐系统如何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精准推荐书籍,是否会限制读者的阅读视野等,书博会现场的应用场景展示,将为从业者带来最新的思路与经验。

  “希望本届书博会成为聚拢读者、唤醒阅读热爱的重要平台,写书人、编书人、爱书人和卖书人的线下交流空间,从业者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与未来出版的前沿窗口。”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本届书博会能够成为促进思想交融、资源整合的桥梁和纽带,让写书人和卖书人能了解读者的需求、编书人能获取更多创作思路、爱书人能更深入地理解图书背后的故事,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