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精神之“钙”让后浪更有力量

作者: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18

  正值暑假,《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推出2025年上半年优秀少儿图书。

  补足精神之“钙”,让后浪更有力量。

  当下,青少年最需要的精神之“钙”是什么?理想教育。对于青

  少年而言,理想可以不是具体的“成为什么”,而可以是“为了什

  么”。在一本本书的阅读中,让他们逐渐明晰何谓理想。如《世界里的中国》,让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少年,了解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清晰地认识世界;《国之根脉:给孩子讲中国精神》以故事串联起“中国精神”接力传承的历史脉络,让孩子通过“如果是我会怎么做”的代入感,

  触摸精神的温度;《孩子剧团》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少儿抗日戏剧团体“孩子剧团”为原型,通过他们的成长故事,展现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不屈精神与家国情怀。

  “润物细无声”,好的儿童文学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陪伴孩子们成长,引导他们认识世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打造,源于创作者的求新求变,如李东华在《重返白垩纪》中,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进行很好的融合,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探险的乐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打造,源于创作者的坚持,如创作“万物有信书系”的鲍尔吉·原野说过,儿童文学要用最简单的语言传递最本真的力量。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打造,源于创作者的理想和信念,如杨志军在《拉萨的美驼与骏马》中书写信仰的力量、生命的韧性、坚守的意义;张炜在《狐狸,半蹲半走》中,坚守儿童本位,聚焦儿童成长。当然,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能够激发孩子去探索世界、探索生活的热情,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科学、严谨、权威、有趣、互动……综观书单中的社科、科普类

  作品,呈现出上述特点的同时,也体现着当下少儿科普阅读的一个新趋势,即“硬知识软表达”。如“我是未来科学家”丛书、《跟“嫦

  娥”去探月》,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未来科技世界桥梁的同时,也让科学精神变得可感可触。当下,研学正火热进行中,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儿

  童地理百科全书》《五千年中华地名》《给孩子的考古》等书,陪伴青少年在行走中,感受大美中国、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美育要从娃娃抓起”,当下绘本创作愈来愈注重美学启蒙与情感教育的双重渗透。如《风是一个淘气鬼》等作品以诗性语言与视觉美学构建沉浸式阅读场景。《求五谷》《绘梦东方·寻墨》等作品,则通过充满童趣与温暖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希望这份精心推荐的书单,能成为孩子们暑期的“精神成长伙伴”,助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