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在数智浪潮中澎湃
——走进2025年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17
7月的杭州,暑气正盛,而2025年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展的展厅内,比天气更炽热的是报业人转型的热忱与实践的活力。
7月15日,这场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协办的展览,与第四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同期举办,展出面积达1500平方米,远超前几届。在这个“成果橱窗”,一个个跃动着创新基因的案例,勾勒出数智时代中国报业的蝶变轨迹。
全媒传播交织成“立体声”
步入展厅,“融合”的气息扑面而来。当报纸的深度报道遇上丰富立体的视听语言,当本土化叙事与全球化分发产生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中国故事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世界。
西部国际传播中心《Let’s Meet》国际融媒传播——探索超大规模城市内外宣融合的重庆样本案例位于展厅的第一个展位。该案例入选第五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之全媒体传播建设类。截至目前,《Let’s Meet》已播出125期,累计发布稿件约650篇,浏览量突破2500万。同时,该节目已迭代升级为“Let’s Meet网络TV”,在Bridging News英文客户端和油管等海外平台推出了24小时直播流,在斯里兰卡主流媒体开设专属频道,实现了跨文化辐射。
《Let’s Meet》的国际传播经验受到业界人士关注。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琼、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编委会主任王亚在展板前回答了大家关心的融媒节目内容、海外传播平台用户构成等问题。“原来主流声音可以这样‘一键直达’。”一位观众说。
“每一项发生在上海的重大国际活动,中央、上海出台的涉外重大政策,都会形成‘外宣立体声’。”在一站式对外信息服务平台City News Service案例展板前,上海日报社总经理高兴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权威的官方声音、深度的解读声音、个性化的“老外”声音在该平台交织,满足了外国读者的多层次需求,实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据介绍,通过整合信息共享、互动交流与社群构建,一站式对外信息服务平台City News Service围绕外籍人士关心的健康、教育、体育等话题,构建立体化社区生态。2024年8月,平台正式上线网站及小程序版本,通过创新形式融入外籍人士生活,促进国际社群建设。
深耕内容唱响时代强音
内容创新的魅力,在案例展上风华绽放。
浙江省委宣传部于2023年8月指导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等省级主要媒体,在重要版面、时段、屏位开设“第一视点”专栏,聚焦中心大局、围绕重大主题、紧扣重要节点,推出了一系列重磅作品。截至目前,专栏已刊发报道和新媒体产品350篇(个),全网传播量约49亿。
浙江日报全媒体深度报道部、第一视点工作部主任袁艳告诉记者,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把做好“第一视点”专栏报道作为工作“置顶项”,对栏目报道机制、工作流程进行系统性重塑。通过特别报道部和蹲点报道、评论报道、新媒体传播等战队的组建,“第一视点”不仅推出了一批精品佳作,也成为锤炼采编队伍、培养年轻记者的重要平台。
在“英勇熊猫”视觉时评工作室案例展板前,环球时报英文采编中心执行副主编白天天对记者讲述了“英勇熊猫”广为传播的秘诀——通过《时评漫画》和《微图解评论》两大拳头栏目,为国际传播创新孵化“国际好感传播新向度”和“视觉舆论斗争利器”。通过深耕海外社交媒体生态圈,“英勇熊猫”视觉时评工作室用“小账号”撬动“大传播”。
“每家参会媒体、每个获奖案例都有其代表性,对媒体融合发展都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封面传媒总编辑周琪向记者分享道,比如云南报业集团“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网络IP打造,对封面新闻的网络名人打造、名专栏名工作室培育工程,就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我整理了很多资料,回到成都后会组织封面小伙伴一起学习思考。”
技术赋能运营模式创新
技术应用为媒体运营服务强力赋能。
在中国日报社展台前,传统非遗文化IP打造的文创很吸引人,牦牛肉的外包装设计是羌绣的经典图案,傩戏IP视觉形象则用来包装了咖啡。
“我们的设计灵感主要源于中国日报社对非遗的一些报道,从中提炼出有突出特征的文化IP,赋能农产品包装,助力农产品出海。”中国日报社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崔月阳向记者介绍,依托中国日报社“崑崙”中华文化精神标识国际传播平台,以IP授权联动的形式,联合地方政府、文旅机构、品牌企业,形成了文化IP赋能文旅繁荣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运营形式。
崔月阳还分享道:“我们将非遗技艺、历史经典、文化IP等融合在一起,依托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构建可沉浸、可交互、可分享的文化体验空间;还通过IP矩阵化运作,将中华文化符号以虚拟形象、短视频、NFT(非同质化代币)等形式精准推向国际市场。”
在数字技术应用类案例展区亮相的华知大模型“AI编辑助手”,吸引了与会嘉宾关注。这一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联合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项目,专为新闻出版机构量身定制智能服务。华知大模型“AI编辑助手”以大模型为底座,深度融合行业需求。在选题、审校、写作、问答多个维度,让编辑工作从策划到成稿全程“减负增效”。
半岛老友乐“学娱游购健”新老年综合服务平台是入选本届运营服务模式创新类的案例。“我们就是要将老年人的多元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大连半岛晨报社编委、老年与健康事业中心总经理于东瀛介绍,经过6年深耕,“学娱游购健”五维一体的平台已吸引50多万粉丝深度关注,年均点击量超100万人次。
潮新闻的“小店帮”让裁缝铺、早餐摊,配上“杭企惠”的帮扶数据,让“新闻+服务”更有温度。
钱江晚报社编委陈欣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小店帮”已推出近200个版面、超60万字,关注了近400家小店。
前来参观的长沙晚报社总经理周艺对“小店帮”印象格外深刻。周艺向记者介绍,长沙晚报社也推出了小程序“爱星城·好事地图”,谐音“爱心城”,产品基于地理定位精准展示用户附近的公益小店、公益活动,为用户在爱心小店进行爱心消费、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便捷体验。
这场展览呈现的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阶段性答卷——它不是终点,而是以数智化发展之姿迈向未来的全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