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邀请35国青年赴多地创作

国际青年持“文化通行证”感知真实中国

时间:2025-07-16

本报讯(记者杨雯)7月10日,2025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展映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落幕。活动历时3个月,共邀请了来自35个国家的103位外国青年与10位外国指导教师,围绕“创意、创想、创造”主题,陆续在中国10个省区市完成103部纪录短片。外国青年深入探索,用镜头捕捉中国大地上的诗意旅行、美食文化与自然奇观,向世界展示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表示,2025年,“看中国”邀请35国青年赴多地,通过沉浸式体验与艺术创作记录中国在乡村振兴、非遗活化、科技赋能等方面的发展。项目构建了“三级传播体系”:一是独特视角叙事:外国青年解构中国文化符号,增强故事亲和力;二是技术赋能表达:运用AI、AR、VR等数字技术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呈现;三是中外合作闭环:通过“1+1”模式实现文化共同解码与国际传播,有效改变外国青年对中国的认知。多年来,“看中国”已成为国际青年感知真实中国的“文化通行证”。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看中国”项目创始人黄会林在致辞中表示,“看中国”不仅是了解中国的窗口,更是中外青年相识相知、用光影书写命运共同体的盛宴。她引用古语“乘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衷心感谢所有合作承办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正是他们的付出让项目茁壮成长,汇聚了越来越多知华友华的国际师生,共同描绘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她也诚挚邀请全球青年踏上中国热土,用脚步丈量山河,用镜头记录文明交融,传播真知与友谊。

展映仪式放映了《残卷,知己,流年》《心间琴音》《海止之境》《哪吒》《钢铁之下的脉动》《两代人的赛道叙事诗》等6部代表不同视角和艺术风格的外国青年“看中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