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座、抽盲盒、选文创、学剪纸……长春市推动版权教育进校园——

“版权保护”也能可感可体验

作者:本报记者 张席贵 时间:2025-07-15

近日,2025长春净月高新区文明实践“悦”享“净”生活系列活动之“文明‘著’力成长版权‘润’泽校园”主题活动在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拉开帷幕。活动以“文艺展演+知识赋能+互动体验”为特色,为众多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参与热度的版权教育课。活动由长春市委宣传部指导,长春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长春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与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联合主办。

本次活动中,知识分享环节成为亮点,多位专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版权知识的盛宴。文学创作与版权有什么关系?长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曹景常以“文学创作与版权”为主题,结合自己出版于两家不同出版社的作品《种梦手记》和《乡村振兴到我家》,辨析了著作权、署名权、版权等概念,解析了版权保护的重要性。“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结晶,而版权就是守护这些结晶的‘铠甲’。只有尊重版权,才能让更多人愿意投入创作。”曹景常表示,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版权意识,尊重每一位创作者的劳动成果。

长春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王严民以案释法,详细阐述了软件正版化、电影版权保护等内容,并结合书籍盗版、影视盗播等真实案例,生动讲解了版权法律法规及维权途径。彭祖述艺术馆讲解员苏笑莹结合艺术馆的原创彭氏微刻作品,介绍了艺术馆在文创产品版权保护方面的举措。她表示,通过版权保护,一方面可以保护非遗文化,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市场价值,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主办方特别设计的“书籍盲盒大挑战”和“版权知识问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活动现场备受瞩目的还有版权知识区和版权文创展示区两个特色展示区域。展位上汇聚了非遗、图书、卡通IP、创意明信片、中医药跨界融合等多种文创产品,充分展现了版权的多元价值。

在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展位上,展示了学校心理学会吉祥物“润润”,这个名叫“润润”的IP形象被制作成钥匙链、抱枕等文创商品,深受师生喜爱;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展位上,中药材被制作成各种文创商品,让传统中医药文化以新颖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在刘氏雕镂剪纸展位上,刘氏雕镂剪纸第三代传承人刘雪冬现场演绎雕镂剪纸技艺,让这门融合雕刻与剪纸技艺的传统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外,长春市新华书店福祉大路店等展位,均通过互动体验传递版权价值。

从古筝悠扬到盲盒惊喜,从非遗技艺到文学创作,这场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版权保护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可感的体验。“版权是文化创新的基石,是保护创作者权益的‘盾牌’。”长春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版权不是冰冷的法律条文,而是对创作者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提升群众版权保护意识。

活动当天,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有关负责同志对净月高新区版权工作给予指导,鼓励参展的创作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更多更具辨识度和地区影响力的优质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