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连云港:“港城经验”彰显特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30
在第十五届江苏书展苏州主展场开展之际,连云港分展场以“西游山海·书香连云”为主题,启动“读城行动·港韵寻踪”系列活动,通过非遗展演、VR阅读、文旅融合等方式,与读者携手翻开这座城市的故事,共同追寻连云港的文化根脉。
打造分展场特色IP
“我们以在地文化赋能阅读新体验。”连云港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本届连云港分展场紧扣“向新、同行、共赢”主题,策划以下三大特色活动:
“西游神话沉浸阅读”活动,联合花果山景区开发VR互动项目,观众可通过头显设备“云游”花果山水帘洞,同步解锁《西游记》原著经典片段。
“非遗传承人讲书”活动,邀请国家级非遗“海州五大宫调”传承人现场演绎《镜花缘》选段,配套非遗手工书签制作体验。
“山海研学市集”活动,组织10家本土文创企业展销“徐福东渡”“水晶之都”等主题出版物及衍生品,设置“扫码听山海故事”互动区。
为扩大书展覆盖面,连云港市发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元力量,让全民参与共筑书香生态。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书展持续扩大乡镇分展点,通过“主会场+分会场”模式,将优质资源下沉至基层,“让农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书香盛宴”。“此外,我们发放50万元电子购书券,联合邮政系统开通‘乡村直通车’,配送图书至农家书屋分展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书展获新华书店、邮政公司等企业支持,将在广场、公园增设“迷你书展”流动点。此外,书展还招募200名“阅读推广志愿者”,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市民荐购图书可直接纳入图书馆采购清单。
“三化”建设推动阅读纵深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多年努力,连云港市全民阅读工作已打下扎实的基础,现有小镇书房68个、城市书房30家、农家书屋1490家,覆盖城乡的三级阅读网络基本形成。其中,“连云港读书节”“耕读传家”等28个项目获省级以上表彰,有声图书馆、AI自习室等新型阅读空间初具规模。
总结全民阅读“港城经验”,以设施全域化、活动品牌化、服务数字化的“三化”建设推进纵深发展。
如何借力江苏书展深化全民阅读?连云港的答案是“双向联动”,即“上行链路,下行反哺”。其中“上行链路”,即制定《连云港市全民阅读公益项目库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基层文化骨干赴主会场培训,将“名家讲座”“绘本研读”等优质资源下沉至社区;“下行反哺”,即在分展场设置“农家书屋选书专区”,由村管理员现场勾选农技、养生类图书,精准满足需求,如灌云县侍庄街道通过书展引进“AI朗读亭”,村民录制方言版《红色家书》成为“网红产品”,带动数字阅读率提升12%。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江苏书展“老牌分展场”,连云港市以书展赋能,激活基层阅读新动能,创新构建“城乡阅读共同体”,成为江苏文化强市建设的生动注脚。
从展销平台到文化生态引擎
今年的江苏书展,即将年满“15岁”。作为连续6年承办分展场的“老兵”,连云港市新华书店总经理孟浪总结江苏书展的变化,即“两个跃升”,分别是功能升级,从单纯图书交易转向“展销+体验+智库”复合平台,成为文化生态引擎;技术迭代,5G、VR技术应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今年连云港分展场首次实现“直播间连线选书”。
依托书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出版和传媒监管处相关负责人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深化分展场“特色战”,强化地域辨识度,鼓励分展场结合“一地一品”,如连云港可开展“海洋文化阅读周”活动;其次是建立长效协作机制,推动主分展场资源共享,如苏州主场的古籍修复展可巡回至各市;最后是量化文化经济价值,联合高校研究书展对文旅产业的拉动系数,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从“农家书屋全覆盖”到“阅读积分换门票”,从“企业冠名书房”到“非遗融入书展”,连云港的实践印证:全民阅读既需政府顶层设计,更需社会协同创新。站在江苏书展15年新起点,这座山海之城正以文化软实力,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