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17


  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有限公司

  《Let’s Meet》国际融媒传播——探索超大规模城市内外宣融合的重庆样本

1.png

  《Let’s Meet》由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有限公司制作,打破媒体壁垒,大小屏联动,内外宣融合,创新构建“广电+报业+网络视听+国际传播”四维融合全媒体传播体系。

  形态突破:外籍主播,中英双语,每周双更,设置《陆海财经》《对话世界》《热搜重庆》等特色板块,用国际化叙事视角,解码城市治理、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等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篇章。

  内容升级: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超大城市治理有“数”》等精品节目,将重庆经验升华为可借鉴的中国治理方案,将地方特色融入国际表达。

  全球矩阵:构建覆盖重庆卫视、优兔、脸书等海内外平台的传播矩阵,累计全网浏览量突破2000万次。

  跨界共创:开展“海外大V看重庆”,吸引30余位国际网红参与内容共创,产出专题视频120余部,单篇最高阅读量达150万次,实现裂变式传播。

  IP拓展:成功孵化“渝见”国际文化交流品牌,“渝见英伦”“渝见柬埔寨”等,实现媒体品牌向文化IP的跨越。

  生态进化:迭代升级为“Let’s Meet网络TV”,推出24小时直播流,在斯里兰卡主流媒体开设专属频道,实现跨文化辐射。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暖新闻”品牌建设

2.png

  作为全国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改革试点、内蒙古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立足“暖城”定位,以打造“暖新闻”品牌为抓手,全力构建“暖新闻”全媒体传播矩阵。

  阵地融合:整合原有资源,打造“报台网端微屏”一体化的“暖”矩阵;创新“中心+公司”发展模式与事业部制架构,实现采编运营高效协同;通过流程再造和技术赋能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促进品牌引领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联动融合:以“暖新闻”为纽带,推出“家园”“暖融融”“暖购”,形成“媒体+政务+公益+电商”服务生态,助力基层治理。

  内容创新:3篇作品入围中国新闻奖,推出全媒体舆论监督栏目《暖城聚焦》,成立内蒙古首个国际传播中心,构建起“立足本土、面向国际”的全新传播格局。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传播方式变革,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探索出具有边疆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为地市级融媒体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众”新媒体大平台:推进系统性变革打造传媒集团旗舰平台

3.png

  着眼于媒体融合第二个10年,大众报业集团以“鼓舞大众、团结大众、服务大众”为使命,建设与山东发展地位相称、自主可控的立足山东、影响全国的新媒体旗舰平台,于2024年2月上线“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一年来,大平台对标中宣部全媒体评价体系要求,建强自身阵地,打造商业号矩阵,着力重塑生产传播流程,积极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2024年获评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案例一等奖,入选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工作案例。

  大平台突出“权威立端”“新闻立端”“文化立端”“服务立端”“AI立端”五大核心定位,精心打造48个重点频道,孵化培育17个拳头产品。坚持内容创新,集团4件产品获中国新闻奖,4件产品获评中宣部“三好作品”,19件作品被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推介。坚持筑牢技术底座,技术成果“大众党媒大模型”通过国家算法备案,获评全国报业媒体融合技术支撑示范单位。坚持共建共享,上线9个行业支撑平台,入驻覆盖省市县、委厅局的大众号3100多个,网络大V合作伙伴突破200个。


  光明日报社

  光明日报新媒体工作室

4.png

  光明日报将新媒体工作室作为一个有力抓手,进一步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创新生产传播机制。新媒体工作室打破了原有组织架构的行政壁垒,由优秀骨干人员组成团队,聚焦细分领域进行多元内容生产,推出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形成相对独立、灵活的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成为媒体“大兵团”运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光明日报新媒体工作室目前包含4个矩阵号:“进进工作室”主要聚焦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报道以及相关主题策划,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党的声音。“看了个展工作室”在文博领域垂直深耕,致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花木不语工作室”以“植物知识”为垂直赛道,通过精巧的内容设计引领日常创作。“小云工作室”通过记者骑行视角丈量城市、记录时代,捕捉文化脉动,传递青春之声。

  通过打造“轻骑兵”角色的各类工作室,光明日报持续扩大传播力,有效激发采编业务新活力,为行业发展、主流媒体转型及增强品牌影响力拓展了有效路径。


  上海日报社

  一站式对外信息服务平台City News Service(简称CNS)

5.png

  City News Service(简称CNS)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上海日报社承办,是面向外籍人群打造的信息资讯服务平台。自2022年上线以来,平台围绕展示潮流生活、提供实用指南、发布权威资讯、集成便民服务、促进社区建设五大核心功能,精准回应外籍人士在沪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打造集资讯获取与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入口”。

  平台坚持“寓宣传于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小程序、视频号等多渠道发布涵盖生活、文化、政务等方面的内容,并深入社区、园区、企业和校园,推动“人人外宣”落地见效。此外,平台还先后推出日文版、“长三角”专区、外籍人士线上“社区”,并拓展海外社交平台,逐步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内容服务并重的传播格局。未来,CNS将复制推广“城市融媒体+服务”模式,拓展至长三角更多城市,持续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国际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上海形象。


  广西日报社

  “全区媒体深度融合省市县技术平台三级贯通”项目建设

6.png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加快形成“全区一张网、共享一朵云、共建一平台、融合一盘棋”全媒体发展格局,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全力推进“全区媒体深度融合省市县技术平台三级贯通”项目建设。

  2023年11月至2024年12月,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署,广西日报社牵头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技术平台整合业务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市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系统规范》等7个技术规范标准,整合优化自治区级技术平台,一体化搭建融通14个市级融媒体技术平台,打造101个县级融媒体客户端,创新设计了10多个应用场景,完成媒体技术平台“三级贯通”工作。

  项目依托自主可控、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治区级技术平台统一技术底座,在打造全区媒体融合技术“总装备部”的同时,加快形成“壮美广西”传播矩阵。通过探索构建“1134N”模式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广西样本”。


  江苏新华云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首个“三位一体”反诈数字服务平台∣反诈智立方

7.png

  聚焦“全民反诈”重大主题,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反诈数字服务平台反诈智立方:将反诈网、数字平台、警方短信有机结合,开发“数字中枢+融媒平台+短信通道”架构,搭建资讯池(反诈资讯)、警示录(以案说法)、志愿帮(一帮到底)、反诈行(反诈活动)四大交互应用场景,实现反诈信息的秒级响应与智能预警。集团社长、总编辑挂帅,主流媒体与公安机关共建数据中台,联手技术企业研发预警算法,协同志愿者组织搭建线下网络,凝聚起跨领域、广覆盖、强预警的反诈智能共同体。平台“传媒+”特色鲜明,技术领先,反诈成效显著,日活近200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近百场,彰显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式创新,助力全民反诈事业如火如荼开展。项目荣获江苏好新闻一等奖、江苏报业新媒体案例优秀奖,受到公安机关、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社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农民日报社

  “三农”新型主流媒体矩阵建设

8.png

  农民日报构建“立体化平台矩阵、协同化账号矩阵、精品化报道矩阵”三位一体传播格局,形成具有“三农”特色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

  打造立体化平台矩阵。将农民日报客户端作为移动互联网舆论主阵地,打造“新闻+政务+服务”三位一体综合平台。同时打造抖音、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台官方账号矩阵,运营今日头条、百家号等30余个分发渠道。

  构建协同化账号矩阵。官方主账号聚焦重大政策发布与“三农”议题,产出多条千万级爆款视频。以主账号为基础,孵化“惠新街谈”等垂直账号矩阵。

  建立精品化报道矩阵。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二是打造评论矩阵。“长虹卧波”和“农民视评”网评专栏创新视频评论形态,24小时解读针对涉农重要会议、重大政策,打造互联网时评IP。三是打造深度报道矩阵。“深壹度”专栏推出“视点”“观察”“脉动”等系列报道,彰显农报特色。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龙粤合作融媒平台视觉中心

9.png

  “龙粤合作融媒平台视觉中心”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视听产品生产、国际传播产品生产、媒体技术应用的创新传媒实验基地,是主流媒体主动拥抱新技术、技术赋能内容生产、适应舆论传播环境的重要成果案例。

  2023年建设、2024年投用后,“视觉中心”以虚实结合、视听融合、制传耦合为特色,策采编剪制一体,生产出一系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既有质感、又有动感的精品力作,视听产品生产能力是2023年的3倍,融媒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显著提升,虚拟与现实结合技术、人工智能视听技术、大数据模块应用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成为媒体转型整合的主阵地、现代视听生产的主平台、名主持名主播成长的主舞台。

  “视觉中心”为“龙粤合作融媒平台”“黑龙江东北亚国际传播中心”提供视听产品生产服务,让中国故事、龙江声音的传播触角抵达全国,延伸至欧美、俄罗斯和东北亚国家,让传播效果大幅提升。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构建传播矩阵 奔赴星辰大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媒体深度融合探索实践

10.png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是山西省首家市级报业+市级广电媒体一体化融合改革发展单位,是中宣部首批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之一。中心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奋力探索出一条融合发展的晋城路径。

  坚持移动优先,打造传播矩阵。统筹“报台网微端”传播渠道,构建公众号、视频号等20余个新媒体平台的“云端矩阵”,其中太行日报微信公众号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坚持机制创新,激发生产活力。以“六个统一”为经纬,以“六融”为路径,建立考核评价体系,重构融媒生态。搭建指挥调度平台,再造“策采编审发评”生产流程,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运营模式。

  坚持内容为王,抢占舆论阵地。深入推进“四个融合”,延伸新闻触角,形成宣传合力。太行日报每百人订阅量2.5份,微信公众号发布10万+作品1000余件,视频号总播放量52亿,宣传声量澎湃。


  广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第一线

11.png

  “交易第一线”以“构建专业、创新、普惠的财经信息服务生态”为核心目标,聚焦投资者多元需求,融合内容创新、技术赋能与全渠道传播,形成兼具社会价值与行业示范意义的发展模式。

  栏目在形式与内容上双维突破:采用“实时直播+多平台互动”模式,依托抖音“投资快报”“南财音频”,视频号“投资快报”等新媒体矩阵。

  服务模式以投资者为中心,构建“资讯+指导+教育”全链条体系:实时直播股市行情、汇率波动等动态信息,满足时效性需求;设置专业主持人在线答疑环节,助力提升公众金融素养与理性投资能力。

  项目亮点凸显专业与创新:组建由金融专家、资深媒体人、技术精英构成的核心团队,保障内容权威与传播效能;依托集团资源形成“资金+人力+渠道”全要素支撑,2024年累计创造营收超400万元。同时,通过金融知识普及引导市场理性投资,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提供“内容创新+技术应用+生态协同”的可复制范式,兼具社会效益与行业示范价值。


  中国民族报社

  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一个知识观点传播、文明交流互鉴、国家形象塑造的全媒体聚合传播平台

12.png

  道中华文宣平台作为中华文化传播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介平台和教育普及平台,国家民委党组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着力打造网上文化高地,上线两年来,在各方鼎力支持下,全面推进民族文宣工作思路、打法、平台、渠道创新,构建“用历史讲现实、用事实讲道理、用学术讲政治”的叙事体系,合力建设新媒体传播矩阵,线上线下联动互动,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围绕“铸牢”主线,道中华文宣平台发挥学媒结合优势,以学理化阐释、通俗化表达、大众化传播,通过纵横拓展、以小博大、正本清源的叙事方法,抓住小切口、小材料、小故事、小逸事,整合联动传播做加法、做大增量,聚焦受众需求做减法、提升质量,AI技术赋能做乘法、吸引流量,正本清源做除法、管理变量, 用《正道》专栏等批驳错误史观、澄清误解误读,用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增进“五个认同”。(下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