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北交所上市印企:
个股表现抢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5-14
资料图片
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阵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65家公司中,超八成实现盈利。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印刷包装行业有7家公司在北交所占据一席之地。根据各家上市公司年报统计,2024年,7家北交所上市印企共实现营收33.93亿元,同比增长19.47%;净利润达1.15亿元,同比降低44.17%,因1家企业亏损影响了业绩。6家实现盈利的数据,符合北交所大盘趋势。
整体营收较为稳健
根据已披露的2024年年报,仍然保持6家北交所上市印企营收超1亿元。其中,方大新材(6.99亿元)、佳合科技(6.49亿元)、宏裕包材(6.4亿元)、柏星龙(5.92亿元)4家印企营收高于平均营收。
报告期内,方大新材二期项目的首批3条自动化生产线投产,不干胶材料及可变信息标签产能逐步释放。在既有产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方大新材将不干胶材料的推广作为工作重点,国内重点开拓华南及华东区域市场,国外筹建了加拿大和美国的合资工厂,实现国内外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长。
从营收变化情况看,与上年同期相比,佳合科技、方大新材、柏星龙、沪江材料、凯腾精工5家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佳合科技124.34%的营收增长率表现异常吸睛。其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佳合科技拓展区域生产布局,完成越南立盛股权收购。其直接持有越南立盛51%股权,越南立盛变更为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本次收购有助于聚焦越南市场的纸质印刷包装业务,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盈利受行情影响波动
与上年同期相比,7家印企的平均净利润为1645.29万元。除春光智能外,6家北交所上市印企均实现盈利。方大新材(4473.45万元)、柏星龙(4123.22万元)、佳合科技(3383.4万元)、沪江材料(2500.25万元)4家企业均跑赢平均净利润。
从净利润变化情况看,佳合科技(64.07%)、方大新材(13.62%)2家印企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余5家均出现下滑。对比上年数据,佳合科技净利润增长明显,春光智能净利润“拉跨”。春光智能在年报中解释称,由于宏观经济变动,食品及药品行业细分市场需求的变动,导致订单有所减少。同时,国际局势变化给国内经济带来冲击,导致市场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营销策略及畅销产品类型的变化引起毛利大幅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春光智能于今年2月由春光药装更名而来。公司名称由辽宁春光制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辽宁春光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增加机器人研发、制造、销售业务等,以便更精准地反映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未来发展定位。但是,从2022年盈利4101万元、2023年盈利1448万元,到2024年亏损超4000万元,春光智能的净利润持续下滑。进军机器人和智能设备,能否改变其业绩还有待市场检验。
与此同时,宏裕包材、凯腾精工、沪江材料、柏星龙也出现不同幅度的净利润下滑。其中,宏裕包材归因于人工成本及制造费用增加,部分客户销售单价阶段性下调、销量减少。凯腾精工则是因市场进入异常激烈的竞争阶段,持续的杀价竞争挤压行业盈利空间,使业内企业普遍面临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困难局面。
综合施策巩固市场地位
综合梳理各家企业年报发现,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等挑战,印企千方百计保客户、拓市场,实施积极进取的市场策略及综合管理措施,业绩虽各有喜忧,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以柏星龙为例,其综合协调销售、生产、技术资源,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取得主要产品产销量实现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市场地位稳固的效果,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宏裕包材优化经营管理策略,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及成本管控,四季度经营情况有所改善。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改提质,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多举措提升管理效能,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各种募投项目的实施,也为各家企业形成了新的增长点。报告期内,方大新材可变信息标签生产建设项目投产,不干胶材料产能逐步释放,实现国内外不干胶材料收入的大幅增长,较上年同期上涨177.79%。佳合科技合理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广德佳联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纸制品胶印、柔印项目的建设进度,审慎控制投资进度。凯腾精工按计划继续推进重点生产基地产能提升、部分厂区改造扩建工作,并完成了长沙精达新厂区建设、搬迁及投产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