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五一”档票房同比缩水五成:
呼唤更多优质内容提升市场热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5-07
数据来源:猫眼研究院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档(5月1日—5日)总票房为7.47亿元,同比2024年的15.28亿元下降约50%,观影总人次1879.8万,总场次232.1万。档期内票房前五名的影片分别为《水饺皇后》1.92亿元、《猎金·游戏》1.34亿元、《幽灵公主》6959万元、《人生开门红》6496万元、《雷霆特攻队*》6481.4万元。
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表示,2025年“五一”档票房表现整体缩水较严重,虽然档期内上映影片数量众多,涵盖类型题材广泛,但由于缺乏大体量的头部影片带动,映前预售情况及影片上映后的大盘热度表现均一般,单日大盘均未超过2亿元,最终档期内仅有两部影片取得破亿票房,档期内总票房同比去年下跌超半成。整体上看,“五一”档TOP2新片表现较为稳健,但多部新片表现不及预期。
新片类型多元题材广泛
今年“五一”档上映的新片,题材呈现多元化特点,观众的选择颇多。其中既有《水饺皇后》这类聚焦女性视角的剧情片,也有《人生开门红》《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这样的喜剧片,《大风杀》属于小众西部犯罪题材,《猎金·游戏》则以强叙事张力包裹现实警示内核。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观察到,“五一”档新片在票房表现上,仅有两部影片破亿元,《水饺皇后》档期内票房1.92亿元,《猎金·游戏》档期内票房1.34亿元。
《水饺皇后》改编自“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的真实创业故事。影片摒弃了当下流行的“大女主”影视剧套路,用近乎纪录片式的真实质感,还原了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如何在时代夹缝中完成精神涅槃,观众看到的不只是企业家,更是一个在时代浪潮中奋力泅渡的普通母亲。
《猎金·游戏》以普通人理财困境为切口,将投资理财真相与跌宕剧情相融合,通过小人物在资本世界中实现人生逆袭、投资者绝地反杀拆穿暴富谎言等燃爽情节,为观众呈现一场关于财富与人性的沉浸式博弈。正是从小人物出发,展现那些与普通人钱包息息相关的情节,影片更易吸引到不同圈层的观众,并产生强烈共鸣,爽感更强。
喜剧片作为高票房种子选手,两部影片在今年“五一”档携手贡献了逾亿元的票房成绩。《人生开门红》将镜头对准网红直播行业,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讽刺了直播乱象,笑料不断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这一行业的反思。《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将音乐与地域文化巧妙融合,全景式展现了壮美山河,为观众带来独特视听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票房成绩一般但获得了较高口碑的电影《大风杀》通过“钢丝捆绑”“车门断腕”等生猛场面冲击感官,以声音、剪辑和画面的留白激发观众想象。该片镜头语言写实,剪辑手法一反常规,打造出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犯罪故事。影片获得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
即使有多部新片加持,但是“五一”档整体票房表现并没能达到预期。对此,猫眼研究院分析认为,“五一”档各项数据显示,当前观众对商业电影的评判标准不断抬升——制作精度、情感共鸣、内容创新缺一不可。“长板够长,短板也合格”是未来商业片的市场生存法则。面对观众“内容需求不断升级”与“深度沉浸能力退化”,电影创作需要与观众共同成长。
动画电影表现亮眼
动画电影是这个“五一”档的亮点。无论是经典影片的重映,还是经典IP的系列电影,这些影片仍有较强的市场表现,体现出经典影片、经典IP持久的生命力。
“五一”档票房季军《幽灵公主》于1997年7月在日本上映,此次“五一”档在内地上映的4K修复版在画质上有着显著提升,加上其较高口碑已经累积下不少观众基础,档期内票房6959万元,排在“五一”档票房榜第三。
春节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五一”档仍保有后劲。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5月2日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第94天,从当天开始,《哪吒之魔童闹海》超越一众“五一”档新片,维持在单日大盘第三、四名的位置。并且,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强劲拉新效应,带动了今年“五一”档新用户占比同比小幅提升。截至5月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复购率持续提升,“五一”期间仍有近80%的“新观众”,且展现出更强的亲子观影属性。
“海底小纵队”系列和“开心超人”系列动画电影此前都有着较为稳定的观众群体。此次“五一”档新上映的影片中,《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不仅有欢乐萌趣的探险奇遇,更寓教于乐地普及科学知识,将友爱、责任、勇气等人生成长的必修课融入故事之中。《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以炫酷的特效、爆笑的情节以及熟悉的角色,在唤醒观众童年记忆的同时,也为亲子家庭带来欢笑。
赖力表示,整体上看,2025年“五一”档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市场在春节档以及《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之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震荡起伏。一方面,观众们对于电影内容的评价标准和期待值日益提升;另一方面,影院观影仍在受到不同娱乐消费方式的冲击。市场需要更多更新鲜、更年轻、更具话题性和创造力的优质内容来提升市场热度,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线下消费场景不断拓展
除了线上优质内容的带动,线下的发力也不可缺少。今年“五一”档作为“中国电影消费年”启动之后的第一个节假日热门档期,以“票根经济”为代表的电影线下消费场景不断拓展繁荣,充分发挥了电影对提振社会消费的积极带动作用。
4月18日,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北京正式启动了“中国电影消费年”。此次“中国电影消费年”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电影消费惠民活动,突出跨行业、跨部门协同联动,打出促进消费组合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作为主要支持单位,皆投入观影优惠补贴。不少影院与周边商家合作,观众凭电影票根可在附近的餐厅、咖啡馆、书店等场所享受消费折扣。
以北京为例,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虽已结束,但“票根经济”活动延续至整个“五一”假期。从4月18日到5月5日,凭借一张电影票根,观众不仅能在影院享受光影盛宴,还能在餐饮、购物、娱乐等各类消费场景中解锁专属优惠。这场以“票根经济”为纽带的全城电影嘉年华,让整座北京城化身为北影节的“第二现场”,为市民和影迷带来沉浸式的文化消费体验。记者看到,798·751园区联合了近百家入驻商户推出“艺启光影·惠聚798·751”票根专属优惠活动,观众凭北影节相关展映票根即可在活动相关商户消费时享受独家折扣或专属赠礼,看展门票打折、赠送明信片、赠送定制饮品或甜品等,这些都是“五一”假期中可享受的优惠活动。
除了北京,“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还在全国各地火热开展。“五一”期间,江苏省级层面累计发放电影消费券12万张,总金额300万元,“20元单人观影优惠券”和“40元双人观影优惠券”两档优惠可供观众灵活选择。“五一”假期恰逢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举办期间,上海影视乐园以“影视+咖啡”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消费场景,将电影艺术与咖啡文化完美融合,为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跨界合作,不仅为“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