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图书馆用多元文化交融出阅读殿堂——

从网红打卡地到终身学习中心

作者:本报记者 李美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5-07

  继去年10月获得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颁发的“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奖”后,近日,北京城市图书馆又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度全球100佳旅行目的地榜单。通过不断创新阅读场景、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北京城市图书馆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也正在为网红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实践路径。

  营建沉浸阅读空间

  开馆一年多来,少年儿童馆、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古籍文献馆和艺术文献馆4个特色“馆中馆”陆续亮相,形成了“书山”藏四馆的阅读空间格局。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加速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智慧图书馆应用持续拓展,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实现全民共享。

  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日前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2024年累计接待读者373万人次,举办3400余场文化艺术活动。秉承“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打造了一座多元、融合、创新的综合性空间,助力每个人的终身学习,为城市文化生活提供可欣赏、可成长、可社交、可分享的丰富场景。

  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阅读活动让读者沉浸其中。其中,“书林隐语之游园谜梦”将馆内丰富的藏书资源巧妙融入精心设计的场景之中。通过逼真的场景还原,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神秘的知识世界。“非遗印象——京剧文化书香行”活动打造了一条京剧Walk路线,让读者、国际友人和游客在开放包容的图书馆里感受京剧的内核。“图书馆+戏曲”跨界融合,也让市民在书香中邂逅戏韵。

  “这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藏书之所,更成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知识探索乐园。”刚刚参加完沉浸式阅读活动的读者说。

  拓展阅读服务边界

  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北京城市图书馆始终聚焦于少年儿童等重点群体,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拓展阅读服务的边界。

  4月24日,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启动的“文脉印象”大型阅读推广活动迎来了首场名家大师课。历史学家阎崇年以《北京文脉:千年古都的历史传承与文化魅力》为题分享,线上线下同步吸引了138.8万读者。

  在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到来之际,2025年“童阅京彩 智引未来”北京市红领巾读书活动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开启。活动聚焦经典阅读、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实践创新等方向,把握寒暑假、“六一”儿童节及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涵盖诵读、创演、征文等形式,贯穿全年。

  致力于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北京城市图书馆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非遗零距离!这里提供的体感设备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非遗文化在现代科技加持下的魅力。”刚刚参观完非遗展览的观众杨先生向记者分享。

  打造终身学习中心

  “我们将更主动拥抱新理念、新技术、新需求,为大众做好全民阅读、跨界融合、提质创新三件事。”毛雅君表示,北京城市图书馆将不断丰富以阅读为核心的高质量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让阅读“零门槛”,让服务更便捷。

  今年,北京城市图书馆还将把文化与旅游、艺术、科技、教育、城市精神等特质深度融合,以“图书馆+”理念打造高质量“城市会客厅”。同时进一步探索科技赋能智慧阅读,打造AI+智慧图书馆、AI检索、与书AI对话、裸眼3D增强阅读等崭新服务,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意创新,推动该馆向“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身边化”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让北京城市图书馆成为每个市民的终身学习中心,用一流服务管理,让读者获得一流阅读文化体验。”毛雅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