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正是纸上破茧时
——《河南日报》青年编辑的求变心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5-06
下午4点,查看“三会平台”,标记感兴趣的线索;下午5点,编前会上,发言探讨选题并主动约稿、初步选稿;晚上7点半,谋划版面,与记者沟通细节,初编稿件;晚上9点,开始拼版……《河南日报》自2月24日启动全面改版以来,这套新的工作流程串起了河南日报社新闻出版部青年编辑们忙碌的夜班生活。
“改版是一个契机,无论是新闻版面还是深读、特刊周刊,其实都是纸媒编辑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的主动求变。”河南日报社总编室主任屈芳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以新思路开拓新境界,从“等米下锅”到“主动掌勺”,用硬功夫打造新亮点,通过持续创新实现渐进式突破,这群多为“95后”的青年编辑用活跃的思维、细致的耕耘寻找纸媒的破茧时刻,让《河南日报》呈现出更多看点和亮点,让读报者爱不释手。
突破“茧房”:
推着编辑往前走
改版后,《河南日报》更加重视深度报道,力求将一个话题做深做透。“对于河南新闻这一地方特色版面来说,选题是重中之重。但已有来稿可能并不能直接‘适配’版面需求,我们不能像之前一样等着记者‘喂’稿子。”河南日报社新闻出版部“95后”编辑梁莹莹告诉记者,编辑会密切关注河南的热点新闻和线索,在上夜班前就通过梳理线索舆情、分析政策动向、预判受众关切等,提前规划选题方向、拟定内容,并与前方记者对接,确保策划的选题能落地。
如面对春日杨柳飞絮带来的出行困扰,编辑迅速捕捉线索,规划好采访角度与报道框架,向记者约稿。《暮春飞絮多烦扰 无絮良种来解忧》通过图表等形式详细呈现杨柳飞絮的成因、应对措施和防控进程,以实用性受到读者称赞。
当看到心仪的稿件时,编辑还会提前联系记者补充内容。“在稿库看到《4500岁‘将军柏’开启体检养护》这一新闻后,我们首先从读者视角发出疑问,三棵‘将军柏’的年岁是多少?怎么对它们进行体检?”梁莹莹介绍,“最终我们选择以‘背景链接’的形式进行补充,将版面内容娓娓道来。”
这种策划前置的工作模式,让编辑从流程末端的拼版员、把关者,转变为新闻生产链前端的发起者、策采者,不仅要求编辑有更加敏锐的新闻触觉,还需要有更强的策划能力和沟通能力。“改版后的这种变化其实是打破了编辑原有的舒适圈,推着编辑往前走,从而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河南日报社新闻出版部主任杜君说。
细处“绣花”:
用版面和读者对话
在新闻出版部,编辑们常提到的一句话是:“要用版面语言和读者对话。”改版是对编辑专业能力的全面考验,版面上的角角落落都藏着巧思。
改版后,《河南日报》一版新增“导读”模块。简短的导读是一场精心编排下的内容策展,考验着编辑团队对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以及对版面核心内容的有效提取。同为“95后”的新闻出版部编辑刘琦向记者介绍,导读聚焦当日时政要闻、重大策划、读者关心事等,内容维度丰富,最大限度突出服务功能。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标题的制作也是《河南日报》改版后时事新闻版的特色之一。“时事版大部分采用新华社的稿件,如何与其他党报区别开来,标题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经常需要修改三四个版本才能最终确定标题。”梁莹莹说,如“神州春日 再飞神舟”这一标题,将神舟二十号的起飞时间与神州大地相结合,巧用谐音,展现出春日之下中国航天的发展生机,精妙又大气。
此外,编辑还常会提取出文字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形成可视化信息,突出呈现出来,并对重点专栏或重点稿件的标题进行灵活处理,如变体、变大、加色等,提升吸引力,引导读者关注重点信息。
创新表达:
“圈粉”不少年轻人
有香味的“请柬”特刊让殷墟和商文明变得可闻可读可细品,创意“魔方”特刊立体展现中部六省崛起中的“每一面”精彩,“粮安天下、屏阅千年”特刊以四屏风生动展示河南农耕历史文化……《河南日报》多个创意特刊颠覆了报纸在读者心中的传统印象。众多出彩的报纸版面还在小红书等平台广泛传播,“圈粉”不少年轻人。
如今,低调的“宝藏”报纸再次升级。“改版后,我们更加鼓励年轻人发挥创造力,让他们展露锋芒,大胆创新,敢于试错,不仅形式上有新意,立意和内容更要有价值。”杜君说,“‘精神永在·红旗渠通水60周年’特刊就是以刚进报社不到两年的年轻人为主创人员。特刊封面以‘旗帜引领 创造奇迹’为主题,通过时间之尺意象,呈现‘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改版后,《河南日报》推出《看,融媒传播有“法宝”》等两会专页,以哪吒形象为主要视觉元素。“哪吒有混天绫、乾坤圈等法宝,媒体人也有自己的传播‘法宝’。”新闻出版部编辑龚鸣说,“报社鼓励编辑主动思考,让同题作文焕发不一样的新意。”
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河南日报社的这群青年编辑在适应党报风格的基础上主动谋求改变,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为党报改版注入新活力,让广大读者看到了党报更年轻的模样。“年轻的队伍也可以有专业硬实力。”杜君说,“未来,我们将继续在精细化编辑、精品化呈现上下功夫,用主动作为赢得更多读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