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出版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如何提质增效,业界人士提出——

激活数据资产 释放版权价值

作者:本报记者 尹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18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出版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何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能,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4月15日,由中国出版协会财务工作委员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共同支持的“出版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研讨会在京举办。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中央文化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国有资产交易的审批、评估、进场交易等环节作出严格规定。

  “这些制度设计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出版协会财务工作委员会主任祁德树认为,合规是出版单位发展的底线,效率是出版单位发展的生命线。要采取切实措施盘活存量、优化配置、提升效益,大力推动国有资产运营提质增效。

  “出版单位的国有资产既是事业发展的基石,更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源头活水’。”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总会计师王卫忠表示,一方面,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系列新规定新要求对资产管理、评估、运营、交易、处置等环节的合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这些挑战与机遇,唯有以合规为基石、以创新为引擎,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从“保值守门”向“增值领跑”跨越。

  作为典型的内容密集型行业,出版业能够实现“增值领跑”的一大优势,在于拥有海量的优质数据资源。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可增值的数据资产,进而形成出版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引发与会人士关注。

  以技术赋能数据资产,高教社的实践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AI时代,通过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实现数据服务是出版业的全新赛道。”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部主任杨京峰表示,高质量数据集具有多样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针对性、高质量、多模态的特点。他以高教社开展教育教学多模态语料库建设、上线高教版LoVong“龙凤”人工智能应用平台等为例,分享了高教社数据资产建设与应用的实践与经验。

  在祁德树看来,出版单位需要建立从数据采集、存储到分析应用的全流程管理机制,通过制定数据目录,明确收集范围,构建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建设数据管理运营平台,进一步激活数据资产,实现价值跃升。

  与此同时,数字化赋能是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能的重要抓手。面对存量资产闲置、资源配置分散、运营效率不足等亟须解决的问题,出版单位应建立覆盖资产“采购—登记—使用—处置”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资产变动实时更新。通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并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关键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提高设备利用率,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内部资源共享。

  在长期的发展和积累过程中,版权资源是出版单位拥有的另一优势资源。但在版权资产管理上,却存在着权属不清与闲置未开发等问题。研讨会上,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高级专家虞航美围绕包括版权交易在内的出版单位国有资产交易的创新实践,从交易模式、风控机制到案例解析,系统梳理了国有资产交易的政策边界与实操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出版协会财务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与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出版资源数字化交易平台”在会上发布,《孟婆传奇》版权交易示范签约同时举行。该平台聚焦版权交易、资产流转、数据服务等核心功能,致力于打造出版单位国有资产、版权管理运营的“智慧中枢”,推动出版单位共同探索版权交易新路径,激活出版资源新价值。

  “《孟婆传奇》版权交易案例以市场化运作激活文学IP价值,为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新思路;平台战略合作签约则通过多方资源整合,构建了‘国资监管+版权运营+数据服务’的协同创新生态。”中国出版协会财务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邳艳霞期待平台今后为出版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