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合作、共创,放大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传播声量
媒体联动报道“合奏”主旋律乐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8
3月20日,《光明日报》与《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联合刊发的调研文章《这“山海经”,高腔亮嗓唱了四十余年……》在全网刷屏。报道以一曲荡气回肠的“山海经”,探寻闽山闽水焕发新生机的时代密码,媒体联动报道的形式获得赞誉。
近年来,媒体报道“联动风”越刮越猛。汇聚各地媒体的力量,发起一项涉及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媒体的联动报道,并不鲜见。如何避免范式固化、审美疲劳,在协同、合作、共创中取胜,是媒体联动报道提升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
为何联动?
汇集优势,提升传播效果
长江经济带覆盖重庆、湖北、江西、江苏等11个省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日报》的党媒联动“春之声”联动报道关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沿线部分省市党媒联手,聚焦“长江之治”的具体成效与启示策划相关报道。
“联动可以更好呈现同一议题,全国两会期间的党报联动可以更好地观察、热议国家重大战略在各地的落地情况。”《新华日报》经济新闻部主任助理付奇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今,地方党报联动报道打破区域限制,呈现出高频率、大规模、多元化的特点。据河北日报社总编辑曹阳葵介绍,《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坚持京津冀“一盘棋”思路,围绕重大主题、重要节点多次联动推出报道,一批大流量作品涌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谈及媒体“热衷”联动报道的原因,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德宏表示,联动报道是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适应时代要求的结果,也是媒体应对互联网时代虽“众声喧哗”,但传播效果不集中、影响力小的结果。“当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过去一省一地各自发展的情况,很多事情已经是多省多地联动发展。联动报道可以使过去的局部传播变为更大区域的传播,进而提升传播效果。”
自去年8月以来,《光明日报》进一步拓展开门办报思路,推出《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专栏,和各省区市机关报、各条线的通讯员联合采写新闻,共同践行“四力”,记录各族儿女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铿锵足音。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涂凌波看来,联动报道汇集各媒体资源优势,能够有效放大传播声量。
效果如何?
模式创新,共享协同报道成果
2024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镇江日报社联合《哈尔滨日报》《长江日报》《黄冈日报》《商丘日报》等10家地市州党报(媒)共同开启“75周年巨变:行走故乡看中国”全媒体行动。镇江日报社(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王丰江介绍,此次全媒体行动不仅聚焦社会变迁,同时助力地方文旅经济。
王丰江告诉记者,此次全媒体行动构建了“联合指挥部+分中心”模式。由牵头单位发起成立“联合指挥部”,负责整体策划、资源调配和进度把控,各参与媒体作为“分中心”建立本地执行团队。通过“统一框架+灵活创新”的模式,既实现了全国联动的整体性,又充分展现了各地的独特魅力。
从纸端到网端,全媒体跨区域、跨层级的联动日渐成为主流。而在联动主题与形式上,群众关切的话题也成为爆款来源。
今年2月,潮新闻客户端在上线两周年之际,携手齐鲁壹点、大皖新闻、大象新闻、奔流新闻、紫牛新闻、大江新闻、新重庆客户端、极目新闻、封面新闻、顶端新闻、荔枝新闻、天眼新闻、时刻新闻、长城新媒体等省级媒体客户端,成立“记者帮·全国联动帮”。
“潮新闻希望通过全国联动帮,汇聚各省级媒体资源,形成强大合力,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共同关注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和互通。”潮新闻“记者帮·全国联动帮”负责人周娜说。
“记者帮·全国联动帮”首次联动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展开。15家省级媒体提前部署,共同推出《共筑满意消费 记者帮·全国联动帮大型新闻行动》。“一段时间以来,根据群众投诉,聚焦群众消费热点话题,开展新闻调查,我们推出了不少受群众关注、有影响力的报道。”周娜告诉记者,“记者帮·全国联动帮”未来将聚焦就业创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不定期策划和开展联动报道,推动有关部门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联动报道产生了何种效应?孙德宏认为,多地媒体选择某个有必然关联的报道主题进行联动,有减少采访成本、提高采编效率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使这一主题报道更全面、更深入,影响力更大。同时使得相关地方互相学习借鉴。
怎样联动?
突出特色,小切口展现大策划
既展现优质内容,又突出地域特色,是做好联动报道的“基本盘”。“重点在于各地媒体必须在同一主题下突出本地的特色、做法、经验等,要把这些加在一起以丰富主题,最忌大而化之,那样就有违联动的初衷了。”孙德宏表示。
选题策划、资源整合,以及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缺一不可。孙德宏认为,联动前的主题策划十分重要,该主题必须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共同认为是十分重要的。
充分发挥联动效应,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能为了联动而联动,要保持适中的频率,找到新的切口、角度,让话题更聚焦,否则便会同质化。”付奇表示。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之际,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5家省级党报联合推出的《卫星看“南水”润民十年间》大型全媒体报道,报道小组从水源地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出发,沿中线干渠一路北上,历时一个多月,行程上万公里,踏访京津冀豫26个受水城市,寻访一泓清水如何润泽两岸的故事,共同展示“一杯水”的中国情怀。
2024年12月,在中国记协召开的重大主题宣传省级联动实践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评价五省市党报南水北调联动报道的生动实践,是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提升重大主题宣传质效的创新探索,也为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系统性变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总的来讲,媒体联动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按新闻规律办事,既要主题重大,又要新闻性强,还要使联动各方都有强烈的参与愿望。”孙德宏建议,媒体未来做好联动报道,首先要强化策划,包括主题的策划和报道各环节的策划;其次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报道,吸引、调动受众参与,让正能量与大流量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