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领 “链”上协同聚力数字智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2
数字化时代,出版与印刷的关系依然“血浓于水”。为借鉴优秀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的先进经验,达到兄弟单位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北京印刷协会在年度会员大会同期举行的印刷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以“抓机遇迎挑战 共谋行业发展”为主题,就出版印刷业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话题展开探讨。
政策解读 引领绿色集约发展
“绿色引领”一直是北京印刷协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宗旨。此次论坛上,来自行业相关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就北京印刷业的绿色创新进行政策解读。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张亦介绍,这些政策解读为行业企业深入了解最新政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绿色是首都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高效集约是北京高精尖产业创新的底气。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都市产业处主任安雄就高精尖产业发展情况向与会代表进行说明,他向行业企业普及了北京市经信局发布的《2025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第一批)》,以及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奖励、老旧厂房更新利用奖励项目等,表明将加大普惠类政策资金投放,集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北京市环保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向与会代表进行印刷行业环保政策解读。截至2024年底,北京印刷企业“创绿”84家,2025年计划“创绿”26家。北京提倡通过推动清洗剂的低VOCs产品替代,来建立印刷行业源头治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末端治理模式带来的减排效果不稳定、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产业促进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于承迎则强调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的重要性。他表示,北京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2013年以来,北京市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单位1022家,其中自愿审核710家,强制审核312家。2013年以来,安排清洁生产审核补贴经费11701万元,支持清洁生产示范项目43个,安排项目补贴经费20189万元。
模式革新 软硬兼施同步发力
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变化中稳健前行。张亦认为,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拓展,从企业高质量发展到人才培养,从应对市场竞争到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从构建适应未来数字融媒体应用场景的人才培养体系,到追求每一本成品书籍的至臻完美,需要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并进。
北京印刷协会出版印制工作委员会于今年初设立的4个专业委员会,即是努力满足出版社、印装企业、上下游原辅材料供应单位及服务商的需求,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
新当选的北京印刷协会出版印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宋猋在此次论坛上,就2025年图书出版行业形势分析与印刷企业应对策略作专题报告,重点分析了图书出版与印刷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图书出版与印刷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与融合,特别是在科技出版、图书周边和电影研发等领域。”宋猋分析,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个性化定制是另一个显著的趋势。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能够反映其个人兴趣、爱好和品位的图书产品。同时,环保印刷技术的应用在加速普及,采用环保油墨、再生纸张和节能印刷设备已成行业标准,人工智能在出版和印刷过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提及出版印刷生产端的变革,宋猋以短版化、智能化、绿色化“三浪叠加”来概括。他认为,印刷订单发生结构性变化,“滚动加印”成为主流,其核心是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加印量。同时,数字印刷爆发。在800册以下订单中,数字印刷占比从2022年的32%升至2024年的51%,设备投资回报周期有所缩短。由此,他提出印刷企业需从硬实力与软实力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聚焦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创新,对内建立标准化品控体系与柔性生产机制,对外构建“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模式。
技术赋能 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围绕绿色发展和数字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别从自身实践,分享助力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先进的印刷技术和智能化功能,能够确保印刷质量精细,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北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东旭介绍,设备的智能化功能,如自动套色、自动裁切、远程监控等,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北人智能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的印刷设备,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北京华夏视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以质量为中心的敏捷型智能工厂,以期为出版印刷企业保驾护航。北京华夏视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姜永泉介绍:“我们将机器视觉与MES(制造执行系统)相结合,赋予MES系统强大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为MES系统装上了一双锐利的‘眼睛’和‘大脑’。”
北京恒美印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介绍了一组数据,讲述印刷机中央供水环保系统产生的绿色环保效应——车间温度降低2—3摄氏度,省电30%—40%,一年即可收回成本;集中配比、自动过滤,节约润版液20%,降低VOCs排放;节省清洗橡皮布时间,从以前的15分钟节省到现在的7—8分钟……
与此同时,东莞市浩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林中子通过传统印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和数字印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介绍该公司助力印刷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实战。App文化用纸事业部数码用纸总监方军则通过数码用纸的解决方案,表达对数字喷墨印刷市场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