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文化用纸价格波动,业界审慎看待——

纸价低位波动影响可控

作者:本报记者 王勤 祝小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2

头部造纸企业现代化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王勤 摄


  今年3月,秋季教材教辅用纸招标季来临,铜版纸、双胶纸等文化用纸涨价消息再次甚嚣尘上,伴随废纸回收价格上调等水涨船高。纸张价格此番缘何出现波动?出版印刷市场有何连锁反应?后续纸价走势又将如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业界相关人士。

  

  成本驱动 供需生变引发价格波动


  3月伊始,文化用纸价格再现波动。记者汇总梳理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等头部纸企涨价函发现,此次涨价覆盖铜版纸、双胶纸、静电复印原纸等多个品种,上调幅度均为每吨200元。加之前两月100元、200元的分别调涨,一季度文化用纸价格每吨累计上调500元。

  国家统计局大数据合作平台卓创资讯监测的实时数据显示,截至3月第三周,主要用于精品图书的铜版纸与高白双胶纸,市场均价分别为5820元/吨和5450元/吨,与年初5530元/吨和5388元/吨相比,上涨5.24%和1.15%。用于教材生产的本白双胶纸价格平稳,保持在5000元/吨。

  记者采访了解到,此番纸企调涨价格,业界将其归因于成本驱动和供需变化两个因素。今年一季度,木浆等造纸核心原材料的价格持续居于高位。以进口针叶浆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上旬至3月中旬,针叶浆进口价格从每吨6419.3元上涨到了6430.8元。与去年初每吨5881.4元相比,涨幅达9.15%;与去年3月每吨6129.1元相比,涨幅达4.92%。

  业界普遍认为,为缓解成本压力、拓展利润空间,造纸企业有价格拉升意愿。北京印刷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印刷协会出版印制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徐力生表示,这些年造纸企业年底销库存、年初提价,主要是想寻求“开门红”。“纸浆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纸企的难题。”河北文轩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娄胜利说,成本传导压力加剧,纸企涨价意愿强烈。

  当传统出版用纸旺季遇上业内龙头文化纸企出现停产,纸张供应缺口成为此番涨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业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供应端出现明显缺口,为价格上涨创造了客观条件。娄胜利也直言,铜版纸、高白双胶纸的供需关系受到影响,各家纸企迅速提价。

  纸张供应缺口的导火索是文化纸生产龙头企业——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陷停产风波。根据其2024年半年报,晨鸣纸业的铜版纸和双胶纸营收占比达44.06%,创半年61.18亿元的营收,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但从去年11月开始,晨鸣纸业703万吨的浆、纸产能停机,收紧了行业供应,从而引发供需局部失调。


  小幅震荡 影响有限后市有待观察


  文化用纸市场开年的这番价格波动,究竟对出版印刷产业链影响几何?记者通过对相关出版单位和纸张生产企业的调查采访发现,目前行业受影响程度在可控范围之内。

  一方面,相关单位统筹库存储备,纸价波动影响有限。尤其是涨价前就完成纸张采购的出版单位,此番并未受到太大波及。徐力生向记者透露,中央出版单位基本在去年底就完成了纸张招标,现在是具体执行时间。地方出版单位虽处于招标阶段,但因其议价能力相对较强,涨价落地与否视各单位具体情况而定。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业人士也告诉记者,为控制成本,他所在的出版社提前在去年底就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库存储备。今年一季度若遇上因业务推进而产生的新增需求,随时招标采购进行补货。

  另一方面,价格上涨势头总体在可控区间。以此次价格波动较大的铜版纸为例,根据卓创资讯监测的2018年以来市场价格走势,铜版纸于2020年跌至5110元的低点,2021年涨至每吨7400元的高点,此后价格下行、涨跌均现。如此来看,现阶段每吨5820元的市场均价属偏低价格区间。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均认为此番文化用纸价格波动属正常振幅内。徐力生预测,2025年全年文化用纸价格会有波动,但不会走强,更不排除疲软走弱。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潘天倚对此表示认同。

  “造纸板块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毛利同比下降。”华泰股份、晨鸣纸业、山鹰国际等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减公告也佐证了价格总体呈震荡下行的市场状况。

  记者在截稿之际了解到,随着晨鸣纸业3月下旬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市场价格已开始趋于稳定。下一阶段,文化用纸价格是否如上预期判断,还需观察市场反应。同时,仍需警惕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非理性博弈。记者将持续对此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