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

律师进校园 “护苗”助成长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明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1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民法典》吗?它与作为未成年人的你们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又是怎样保护你们的权益的?”3月中旬的一天,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小学的一间教室里,河南展骥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林“变身”教师,用一连串问题开启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法治课。

  今年以来,漯河市郾城区组织开展的“‘护苗’助成长”系列法治进校园活动,已经举办了多场讲座。这是吕林又一次走进校园。

  “它是一种法律,能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掌握了它,我们就可以避免犯错。”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吕林的问题。“你们的回答都对,但不全面。《民法典》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参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而未成年人正是《民法典》重点保护的群体之一。”吕林笑着告诉学生们。吕林从《民法典》的概念入手,根据学生们的理解能力,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民法典》中与未成年人相关的人格权、侵权责任等法条。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根据学到的知识,就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犯罪等话题与吕林展开了热烈讨论。吕林告诉他们:“如果感受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不要害怕、不要恐慌,要坚决说‘不’,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求助,必要时还要保留关键证据,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希望法治进校园活动能够成为学生们的法律启蒙课堂,通过针对性的选题和多样化的形式,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兴趣,让他们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吕林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未成年人筑牢网络安全网尤为重要,为此,郾城区司法局组织了一支普法志愿队来到新店镇初级中学,进行预防网络诈骗专题讲座。课前,学生们就“未成年人可以开网络直播吗?”“自己遭遇了网暴如何处理?”“父母一看到我用手机就生气,该怎么办?”等关注的问题提出了疑问。

  志愿者让学生们观看了《向阳启航“护苗”在行动》系列网络素养宣传片,并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详解网络诈骗,特别是“AI换脸诈骗”“游戏代练陷阱”等新型网络犯罪套路,教会学生们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掌握网络安全法律知识,以及遇到网络诈骗的解决方式。

  接下来,郾城区将持续深化“护苗”“净网”等专项行动,让法治教育从“活动式”向“渗透式”转变,为学生的健康、安全成长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